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社團 唐可嵐倡軌道經濟驅動澳門多元發展新格局

唐可嵐倡軌道經濟驅動澳門多元發展新格局

【環球新聞報訊】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訪澳期間明確指出,澳門須以“產業多元化”與“琴澳一體化”為核心施政方向。民眾建澳聯盟常務理事唐可嵐認為,輕軌系統的優化與區內外擴展是推動經濟轉型的戰略舉措,作為實現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定位的重要載體,輕軌建設將提升本澳旅遊競爭力、人才流動集聚、提供高效的物流支持以及促進跨區域產學研聯動發展,顯著增強澳門在大灣區的協同效應,為特區長遠發展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交通基建賦能旅遊經濟

唐可嵐指出,澳門作為國際旅遊休閒中心,交通規劃需兼顧居民生活便利與旅客出行需求。雖然全球經濟受貿易戰摩擦等因素影響,間接降低部分旅客消費意願。然而,今年“五一黃金周”假期首兩日入境旅客仍達三十九點九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四十六點四。預計隨着中國在全球經濟格局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日益凸顯,經濟將逐步復甦,旅客消費意願將會回升。為迎接未來日益增長的交通需求,澳門需積極推動“輕軌為主、巴士為輔”的運輸體系,此策略不僅能有效紓緩道路壓力、提升整體運輸效率,更能確保旅客獲得優質旅遊體驗,維持城市經濟活力。因此,加快輕軌網絡建設、完善公共交通配套,能為旅遊業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站點規劃對接產業佈局

唐可嵐強調,輕軌站點規劃應與區域產業發展策略相輔相成。目前,輕軌已成功串聯澳門蓮花站與橫琴口岸,未來若順利推進西線及東線工程,並有效整合關閘、青茂口岸及港珠澳大橋人工島等交通樞紐,將可構建完善的環狀軌道網絡。她特別強調,應加速推動輕軌與國家高鐵網絡及珠海軌道系統的無縫對接。此佈局除提升居民與旅客的出行效率、紓緩路面交通壓力外,更能強化澳門作為大灣區重要節點的戰略地位,促進跨境物流與人才資源的流動,透過“交通帶動產業”的發展模式,將為澳門突破土地制約,推動本地產業向橫琴的科技創新、中醫藥等新興領域延伸,構建更高效的產學研一體化平台,從而實現“澳門+橫琴”產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成為驅動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

綠色能源賦能軌道交通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浪潮,唐可嵐呼籲輕軌建設需具備前瞻視野。中國“人造太陽”核融合實驗裝置於二O二五年一月份創造新世界紀錄,首次完成一億攝氏度一千秒“高品質燃燒”,並目標於二O三O年建成聚變電站。她建議,輕軌電力系統應預留技術升級空間,以便未來接入清潔高效的聚變電力,建立澳門在大灣區碳中和的前瞻地位,為澳門經濟多元發展創造新機遇。

完善服務奠定發展基礎

唐可嵐提到,澳門輕軌作為城市現代化交通的重要組成,應持續優化服務品質,包括全面推行電子支付及完善轉乘配套,打造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統。同時,在擴展路網過程中,建議相關部門做好前期規劃並兼顧工程進度與民意溝通,通過透明化的決策過程凝聚社會共識,以高效便捷的軌道交通網絡,實現澳門的城市現代化,以及經濟適度多元與長遠發展的戰略基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