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碧琪質詢當局會否全面檢討現時六大休閒企業的人資政策,要求有關企業設立本地基層人員與外僱比例規限,以切實保障居民就業權益?勞工局局長陳元童表示,特區政府輸入勞動力政策的大前提是確保本地僱員優先就業及勞動權益不受損害。在任何情況下,對於本地居民有意向及具條件擔任的職位,企業必須優先聘用本地居民。同時,為配合澳門構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及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需要,本局在審批外地僱員申請時會作出更靈活、更務實的調控,尤其是對於較少本地人願意從事的職位,不適宜硬性要求企業訂定聘用一定比例的本地或外地僱員數目。
宋碧琪質詢當局是否會就過去推出的職業培訓課程進行相關的檢討工作,為不同行業、群體制定不同的職業培訓計劃,以提升職業培訓的有效性和適配性,切實幫助居民提升自身能力及就業競爭力?為此,請問當局會否加大力度在畢業季推出大學生的就業配對工作?陳元童指出:2025年第一季通過本局各項就業支援措施成功配對的求職者共有2,570人次,其中34歲或以下青年佔比約五成。
本局持續為居民提供多元化的職業培訓課程和技能測試,以促進居民提升就業競爭力和拓展就業發展空間。2024年,本局開辦534個培訓課程,共10,758人次參加培訓,其中因應“帶津培訓計劃”已隨着疫後經濟逐步恢復而於2024年第一季結束,致使2024年全年開辦的課程數量及培訓人數有所下降。在發出技能證照方面,共3,204人次獲發本地、內地或國際認可的技能證明。
為配合“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本局持續加大相關行業的培訓力度,包括開辦餐飲、零售及語言等範疇培訓,促進旅遊業提質發展和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技能水平;圍繞高新技術及電子商貿等範疇推出數“字技能提升及考證計劃”,培養複合型的技能人才;因應會展業加快發展推出“會展業技能人員培訓計劃”;勞、資、政三方合作推出“2024年銀行業定向人才培養項目”,為有意投身銀行業的青年提供學習銀行業務運作,並繼續開辦國際認可的財務策劃基礎認證備試課程。
她繼質詢當局會否提早了解就業需求,尤其是外地畢業生的就業,並推出相關配對工作?陳元童表示,特區政府一直從多方面支援居民就業。當中,因應青年群體就業及職業發展的需要,本局除日常提供各類就業配對措施協助青年進行就業對接外,亦特別針對青年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包括持續舉辧本地及內地的實習及見習計劃,讓青年取得職場實務經驗及在不同產業的工作體驗機會。同時,與綜合旅遊休閒企業合作推出就“業+培訓”專項計劃,提供豐富多元和具發展階梯的專業崗位空缺,助力青年在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拓展職涯。
因應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本局亦着力加強相關就業配對及支援工作,包括在畢業季舉辦青年就業博覽會,提供各類適合高等教育畢業青年的空缺,供求職青年即場面試對接。此外,本局聯同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民生事務局,前往內地有較多澳門青年就讀的高等院校,向校內的澳門青年學生推廣本澳、合作區及內地其他省市的實習及見習計劃,並提供相關就業服務資訊,協助畢業生提早作好就業擇業準備。
附上書面質詢原文:
根據統計局最新資料顯示,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本地居民失業率較上一期上升0.2%至2.3%,失業人數(6,800人)較上一期增加600人;尋找新工作的失業人口中,以失業前從事飲食業和零售業的佔多。另一方面,尋找第一份工作的新增勞動力佔總失業人口比重上升1.9個百分點至12.7%。可見,居民的就業結構性問題仍然存在,尤其是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存在較大困難。
在就業市場中,六大綜合休閑旅遊企業吸納就業人口較多,現時全職就業人員有52,971,雖較2019年疫情前減少,但仍是本澳就業人口最多的行業,也是最有條件再吸納就業人口,尤其是居民及大學畢業生需要的一線崗位仍存有不少外地僱員。特區政府有必要因應就業結構變化,再審視六大休閒企業在履行優先保障本地就業的措施,以更好保障居民就業權益。
其次,回顧當局的就業配對工作,主要集中在35至54歲人士,成功配對共2,647人次,佔總體成功配對人次約四成,這些工作應值得肯定。然而面對新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當局仍需要採取更針對性的措施,尤其是加大力度做好就業引導、職業配對等工作,全力滿足居民就業需求,以更好穩定居民就業發展。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目前,六大休閒企業的就業崗位仍是本澳居民的就業首選,但目前只設立本地中高層人員比例不低於85%的目標,對於大學畢業生需要的一線崗位或基層崗位則沒有設限,難以落實優先保障本地就業的責任,為此,請問當局會否全面檢討現時六大休閒企業的人資政策,要求有關企業設立本地基層人員與外僱比例規限,以切實保障居民就業權益?
2、2024年勞工局共舉辦逾530個職業培訓課程,參加培訓學員逾1,0700人次,較2023年均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且飲食及零售的失業人口亦居多。請問當局是否會就過去推出的職業培訓課程進行相關的檢討工作,為不同行業、群體制定不同的職業培訓計劃,以提升職業培訓的有效性和適配性,切實幫助居民提升自身能力及就業競爭力?
3、過往當局是集中精力做好職業配對,有一定成效,但對大學畢業生的就業需求,當局應要提早了解就業需求,尤其是外地畢業生的就業,並推出相關配對工作。為此,請問當局會否加大力度在畢業季推出大學生的就業配對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