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旅遊發展大會上,對旅遊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充分肯定我國旅遊業取得的突出成就,加快建設旅遊強國作頂層設計,為新時代我國旅遊發展註入新動能。新時代澳門旅遊產業發展,應以習近平總書記文化思想為學習遵循,主動對接國家「十五五」規劃,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統籌協調旅遊目的地精品化、特色化建設,提升旅客文旅多維度體驗效果,務實推進文旅在更深程度、更高層次和更廣範圍的大灣區融合發展。
經國務院批準,出入境管理局公佈,今年元旦起,珠海籍居民赴澳門旅遊實施「一周一行」政策,琴澳深合區籍居民和居住證持有人實施赴澳門旅遊「一簽多行」政策,充分彰顯國家對澳門的深切關懷和堅定支持,進一步有力推動文旅等相關產業的廣泛交流與融合,為加速琴澳一體化助推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增添新動力。
長期以來,中央推出多項惠澳措施。「非典」後,國家迅速推出赴港澳「個人遊」的政策實施22年來,內地訪澳旅客數量大幅增長,成為澳門最重要的客源市場,帶動澳門旅遊業以至整體經濟持續發展。在疫後增加「個人遊」城市的安排,讓「個人遊」計劃的適用城市增至59個,對提振本澳旅遊消費,促進旅遊及其他零售等周邊行業經濟效益具有重大意義。
當前澳門正面臨琴澳同城化、產業多元化、客源國際化的「三化攻堅」、社區經濟、產融經濟的「兩盤活」機遇和挑戰。澳門各界當前應統籌協調旅遊目的地精品化、特色化建設,要樹立「無處不旅遊」理念,發揮更主動的高水平旅遊空間佈局及國內外兩種資源的聯動效應,加快建設澳門現代旅遊業體系,暢通內外消費雙循環,助力澳門打造世界級旅遊消費城市。
隨著大灣區九市居民往來港澳的需求日益增長,需要進一步加強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等要素的高效流動。今年農曆春節期間來澳旅客人數較去年下降,加上消費降級,適時優化「個人遊」簽註安排,進一步開放大灣區居民赴澳旅遊,可直接帶動更多內地居民赴澳旅遊並進行常態化消費,振興社區經濟,改善中小企業營商環境,也能帶動會展、科研教育、醫療法律等行業發展,以及建立和強化澳門與內地文旅領域之間密切的互動關係,持續提高兩地旅遊市場融合度。
為此建議:
一、將「一簽多行」政策逐步、有序複製到大灣區珠海以外其他八個內地城市。可優先擴展至與澳門有較緊密聯繫的廣州、深圳、中山等城市,由「兩個月一簽」、 「三個月一簽」,改為與珠海市趨同的「一周一行」或「兩周一行」,藉此回應內地遊客將澳門視為出境遊首選目的地的需要。
二、延長持港澳通行證的大灣區內地居民在港澳停留時間由原來不超過7日改至14日,有利於業界共同開發多元化「一程多站」大灣區旅遊產品,讓更多內地旅客感受和體驗「一國兩製」下的城市盛景,助力兩地「雙向奔赴」。
三、打造澳門與大灣區各市一體化「中國智慧文旅卡」,彙集大灣區城市群的政企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優惠政策,包括各類景點優惠券、積分折扣、節假日優惠等資訊及產品,滿足消費者雙向高效流動的需求,並促成文旅消費。
澳門背靠祖國,輻射東南亞,聯繫葡語國家,以至國際市場,是中國企業走向國際的一個窗口與平臺。期望在中央進一步支持下,並相信在特區政府帶領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澳門定可走出一條以提升綜合旅遊休閒業發展助力經濟適度多元的差異化發展之路,助力大灣區文旅產業提質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