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碧琪質詢當局會否調整首置的按揭成數上限,或推出樓按補貼等一些優惠政策,以更好協助居民就業。澳門金融管理局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守信表示,為管控銀行面對樓宇價格調整所承受的風險,本局早於2010年開始,對銀行業的住宅按揭業務引入了多項審慎監管措施,包括劃一規定按揭成數上限為七成。其後,基於不同時期的風險考量,又將住宅物業價值分為不同區間,並按居民及非居民劃分,設定不同的按揭成數上限指引,收緊了上述的七成按揭成數,有效抵禦了樓宇價格波動對銀行造成的風險,控制了樓價下行引發的負資產個案數量。
因應經濟環境及物業市場的變化,本局分別於2024年1月及4月,將居民及非居民的按揭成數上限指引劃一回復至七成,並維持澳門居民購置經濟房屋的九成按揭成數上限。
此外,《2025年財政年度預算案》延續了《2024年財政年度預算案》的稅費減免措施,涉及房地產的稅務優惠包括:扣減澳門居民不動產首 3,500澳門元的房屋稅,將出租房屋的房屋稅率調低至8%,以及豁免徵收未擁有不動產的成年永久性居民購買用作居住用途不動產首300萬澳門元樓價的財產移轉印花稅。有關稅務優惠有助穩定本澳房地產市場,並可起到減輕置業者稅務負擔的作用。
宋碧琪就重啟工、商廈投資置業居留計劃,以及推出賣地計劃,考慮將土地拍賣恆常化發展,以為本澳引入投資,激活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保障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質詢當局。土地工務局表示,特區政府會綜合考慮整體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及房屋政策等因素,適時研究推出住宅用地作公開招標,但短期內沒有相關土地招標的計劃。
對於社會上提出有助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和盤活空置物業的意見和建議,特區政府會認真聆聽,並結合澳門的整體利益和實際情況進行分析。
附上書面質詢原文:
近年來,受到環球經濟影響,本澳社會經濟出現結構性轉變,特區政府去年四月宣佈樓市全面“撤辣”,讓本澳積累的購買力得到釋放,住宅市場成交有一定的起色。然而,房地產市場的健康性發展仍有待改善,尤其因按揭成數上限政策未能跟進調整,再加上投資環境沒有較大改善,導致市場流動性不足,如:寫字樓、商鋪及商廈持續出現大面積空置,樓價更是直線下降,去年已整體下降了15%,負資產問題日趨嚴重,金融風險持續增加。
國家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本澳現正致力推動適度多元發展,房地產作為澳門社會的基本盤,在經濟結構性轉型過程中,同樣能為適度多元發展提供相關的硬件條件,帶動更多投資,提振市場信心。特區政府應從更高層次審視現有房地產政策,以適應社會變化和市場發展,穩住房地產市場,更好引入活水盤活市場,提振居民發展信心,助推適度多元產業發展。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撤辣”對房地產市場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由於規定按揭成數上限,居民購買不動產的首付壓力大,影響不動產的買賣,不利於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請問當局會否調整首置的按揭成數上限,或推出樓按補貼等一些優惠政策,以更好協助居民置業?
2、目前,本澳有大面積的空置寫字樓、商鋪,請問特區政府未來會否有何政策措施有效盤活空置的寫字樓、商鋪,例如考慮重啟工、商廈投資置業居留計劃,以為本澳引入投資,激活經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3、過去特區政府表示,有19萬平方米的儲備土地已預留作未來發展之用。因應未來產業的發展需要,當局會否再推出賣地計劃,以及考慮將土地拍賣恆常化發展,以保障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