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本澳和鄰近地區經常出現有不法之徒利用AI技術向居民進行詐騙勒索。在網絡資訊發達、個人訊息易被獲取的環境下,有關AI換臉技術已不止被騙徒用於合成照片,更會結合AI擬聲等技術製作虛假影片,從而實施詐騙。針對這類新型詐騙的新趨勢,無論是打擊工作抑或是宣傳防範意識都具有一定的緊迫性,並且需提醒居民要保護好個人的生物訊息。
根據《2024年1月至9月的罪案統計及執法數據》顯示,今年首九個月電話詐騙案共240宗,網絡詐騙共721宗,網上裸聊勒索54宗,較2019年有所增加。針對近日發生的AI換臉案件,無疑是澳門慣有騙案手法的“進化版”,更為讓人防不勝防。
然而參考內地已出現的AI新型詐騙手法,騙徒會透過騷擾電話來聯繫居民,以便採集居民發音、語句等訊息,再透過AI製作出與受害人高度相似的虛假影片或音訊,電聯或視訊聯繫居民或其親友,誘導其轉賬匯款或提供銀行賬戶等敏感訊息,這種詐騙手法往往具有高度的迷惑性和欺騙性,顛覆社會對於“眼見為實”的認知,致使居民信以為真。再加上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目前有關“換臉”、“擬聲”等技術已有較成熟的軟件來合成影片,這些技術的取得門檻逐步降低,可預料日後涉及AI合成技術的詐騙、勒索的案件或會逐步增加。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保安司司長在立法會上提到,換臉圖並非新型犯罪,而澳門則尚未發生過換臉影片此類犯罪;而“換臉艷照勒索”在偵查上有難度,此類勒索騙案要透過更多宣傳讓社會知悉。請問政府有何措施來應對及偵查這類新型詐騙手法,如提升“深度偽造(Deepfake)”風險技術防範能力、增強區域合作機制等?
二、有關AI技術合成的照片或影片對居民構成極大威脅,請問政府針對大眾,尤其是青年、長者等這類群體有何具體的宣傳策略和教育計劃,以提升廣大居民的防範意識,並確保他們能識破此類詐騙手法,從而有效保護個人財產及隱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