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地少人多,交通問題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社會各界時常就過路設施設置、駕駛安全、宣傳教育等議題展開討論。有居民反映部分街道斑馬線的數量過多,對交通狀況產生了一定影響。按交通事務局公佈的數據,目前本澳斑馬線總數超過2,300組,設有交通燈組的路口超過一百個,按地籍局資料,截至去年9月,本澳行車道路總長度487.3公里,這意味著平均每200多米就有一組斑馬線,斑馬線密度大、間距近,無疑對交通流暢和駕駛安全構成了一定挑戰。加之近年來本澳人口及遊客數量持續增長,人車爭路的現象日益頻繁,交通壓力與日俱增。
據治安警察局公佈的數據,二零二四年全年有15,510宗交通意外,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4.36%,行人違法過馬路亦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8.55%,這意味著本澳交通安全環境和意識方面仍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近年來,政府在改善交通安全狀況做了不少工作,包括持續優化斑馬線設置、增設斜行式過路設施、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教育活動等。同時,對近期發生的交通意外個案及時回應和跟進,與相關機構代表進行溝通,共同檢視交通狀況,探討改進方案。並提及正持續檢視各區斑馬線設置,優化交通繁忙點的過路設施,並於條件允許的地點盡可能採用人車分流過路設施,從如何進一步優化交通安全環境的角度,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1、交通事務局在今年一月提及,二零一九起制訂超過三百項斑馬線優化方案,其中二百八十六項已完成,餘下的正有序安排,請問預計何時可以完成?會否考慮從本澳道路環境、街道周邊人流量較大的建築、行人行走習慣、交通事故多發點、道路行駛車速、路燈以及綠化帶等多方面全面評估本澳斑馬線、斜行過路設施的設置,包括轉彎位、密度、交匯處等,以進一步改善行人過路環境?
2、道路駕駛者更容易了解到日常道路中遇到的交通盲點,請問當局如何擴大意見收集渠道,會否考慮參考“市政在線”平台的形式,為居民提供便捷圖片、影像、地點等資料上傳途徑,並結合大數據分析整理,加快處理本澳的交通黑點、盲點等問題,從而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
3、內地有不少導航軟件會增加事故多發處、交通黑點、人流密集處等的提醒功能,請問當局會否考慮研究在“澳門出行”的地圖及導航指引中增加類似的提醒功能?同時,在現場指引中增加輔助、提示措施,以提醒駕駛者注意安全?此外,當局將如何繼續深化駕駛者的“安全駕駛”意識,構建現時流行的“防御性駕駛”觀念,以及如何進一步提升行人的過路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