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澳有團體於今年6月以問卷形式調查中學生課餘生活狀況,訪問本澳14間中學共1769名中學生,顯示學生面對多種壓力,其中九成受訪者有不同程度的課業壓力,其中三成四受訪學生感到非常有壓力,只有近一成人幾乎沒有升學等課業壓力。
本澳的學生在學校面臨著複雜的學習和生活環境,從學業壓力、同伴關係到青春期的身心變化,都可能對他們的心理產生影響,心理健康成為本澳教育關注的重點。學生健康成長需要良好的支援環境,家庭、學校、社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支援與保障資源,在開展心理健康工作時需要更全面、準確地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避免干預措施相對滯後。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請問有關當局會否研究協助本澳的學校購入心理測評軟件系統,以及引入一些簡單可行的軀體化症狀評估表,讓教師可以根據心理測評結果調整教育教學方法,並且作為一種篩查手段,協助教師識別在發展及學習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並提供支援,及早開展干預和有效的引導?
二、在教師的培訓方面,除了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技巧培訓之外,請問有關當局會否研究加入一些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技巧培訓,讓有需要的教師可以學習,以便更好地配合學校社工的工作,發揮協同效應?當局計劃在2025學年推出心理健康教學課件,按照不同教育階段學生成長需要,協助學生認識及察覺個人情緒,針對教學課件內容,在教師培訓方面是否有相應的配合?
三、請問有關當局會否深入挖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的典型經驗和優秀案例,加大宣傳力度,全方位推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經驗做法?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主動發現潛在個案及處理突發情況方面,明年有何進一步的計劃做好跨部門、跨領域合作,提高心理危機處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