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澳區政府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關於立法會梁鴻細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

澳區政府科學技術發展基金關於立法會梁鴻細議員書面質詢的回覆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社會文化範疇、經濟及科技發展局的意見,本基金對立法會 2024年 4月 29日第 478/E360/VII/GPAL/2024號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 2024年 4月 19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4年 4月 30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在 2023年 11月公佈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 年)》,明確了澳門加大力度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方向和目標,並提出了創設制度促進高校與企業的產學研合作、支持構建重大研發創新平台、建立區域產學研合作機制,以及持續提升高校科研力量和原創科研能力等工作任務。

其中,本基金持續優化促進應用研究及企業研發的資助體系,以支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主要工作包括:對高校和企業的科研資助分為不同賽道,推出了以企業主導的“企業創新研發資助計劃”、“企業產學研配對資助計劃”等多項計劃,構成了企業研發資助體系。

同時,持續提升高校原始創新能力,並提升了對國家重點實驗室、本地科研創新平台,以及科研項目開展應用研究、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的要求。部分計劃實行“企業出題,高校解題”的模式,強化對產學研合作的硬性要求,促使高校研究課題必須圍繞企業需求開展,提高高校科研團隊服務企業的積極性。

值得指出的是,本基金一直十分重視和支持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發展,為其運作提供經費資助。自 2023 年起增加的經費限用於開展中下游研發、產學研合作,以及成果轉化,期望透過針對性的投入,進一步促進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本基金的絕大部分資助計劃都可以由國家重點實驗室獨自或與企業合作申請,至於科研人員的福利制度則不屬於資助範圍。

澳門大學則持續透過“多年度研究資助”、“啟動研究資助”及“講座教授研發資助”,為符合條件的學術人員研究項目提供資助,當中包括資助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人員開展的項目,亦鼓勵研究人員積極申報本澳及內地的科研資助。

經過多方面的努力,澳門目前已擁有堅實的科研基礎,以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為代表的澳門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累積了不俗的研發力量及成果。例如:用於治療腦退化性疾病的藥物膠囊正在申報 I 期臨床試驗;具有降血脂和心腦血管保護作用的創新藥物益母草堿片進入 II 期臨床等。

此外,有一批與澳門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關、轉化前景好的成果已經成立初創公司,並在內地落地。例如:一間透過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轉化,於橫琴設立的初創公司目前已取得 A 輪融資;一間使用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成果設立的初創公司,正由澳門轉化醫學創新研究院推進產品在中山的醫院進行臨床試驗。

至於澳琴在相關領域聯動方面,已逐步形成澳門側重研發,橫琴側重轉化的合作模式,並會持續推動一批轉化前景好的項目在橫琴落地。

另一方面,為加快推動澳門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經濟及科技發展局推出了“科技企業認證計劃”。經過 2023年的兩輪申請,共有 24間企業通過評審委員會的評定獲得認證。

對於獲認證的科技企業,特區政府不同部門積極提供各類型支持措施。例如,本基金的“企業創新研發資助計劃”為獲認證企業設立了專門的申請類別,加大力度支持獲認證企業開展創新研發活動。經濟及科技發展局亦會支持獲認證企業參加本澳及外地科技產業相關展會,提供商務配對的機會,並會聯同其他公共部門為獲認證的企業提供更具針對性的政策支援。

關於質詢提及相關人才引進的問題,社會文化範疇表示,特區政府自 2023 年 8 月起推出三類人才引進計劃。其中,高新技術產業的專業範疇包括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研究及應用開發、信息與通信技術研究及應用開發、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及應用開發等。

經人才引進計劃而獲批准來澳的人才,預期可引入先進技術及帶領團隊,為本澳創造更多與產業相關的崗位,並以專業經驗及技術能力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助力本澳產業轉型升級。

隨着第一期人才引進計劃的申請及審批等相關工作按序開展,特區政府在總結計劃經驗和吸納社會意見的基礎上,已檢視計劃和人力資源緊缺專業職務清單的内容,並按實際需要作出調整,以期為澳門引進更切合重點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行政委員會主席
謝永強
2024.05.1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