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於二O二二/二O二三學年起推出“智慧教學先導計劃”,運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達到個性化和精準化的教與學。根據當局資料顯示,二O二三/二O二四學年相關計劃已覆蓋二十五個校部。
議員李良汪指出,當局曾表示對計劃利用資訊科技減輕教師備課時間,及以AI系統(人工智能)自動生成試卷和改卷,減輕教師工作壓力和工作量有非常高的期望。惟現實工作中,有教師認為,試卷出題及批改,是教學當中一個互動過程,難以完全以科技取代,加上試卷的內容有多種形式,部分如問答題更是開放式題型,對與錯的設定難以完全匹配學生所有答案;即使在封閉式題型如選擇題當中,學生輸入的格式亦可能影響答案出現偏差。故此,儘管學校有提供相關設施及軟硬件配備,亦曾為教師作出培訓,但事實上現時AI系統只能在找尋資料的過程中提供部分協助功能,或在選擇題等項目當中協助判斷,實際作用有限,更遑論減輕教師工作壓力。
此外,當局雖一直強調,現行《非高等教育私立學校教學人員制度框架》中,已規定私立學校須為教學人員設立公積金,使私立學校教學人員成為目前澳門唯一享有強制性公積金制度保障的私人勞動市場的僱員群體。但由於本澳大部分學校的薪資計算是由底薪結合其他各項津貼組成,在公積金供款比例只以底薪計算的情況下,部分教師的供款金額實際處於低水平比例,難以實現保障退休生活質素的成效。
《私框》實施接近十二年,他認為,當局有必要儘快開展全面研究,並廣納更多前線教師的訴求與建議,持續推動各私校改善供款情況,為終生貢獻教學事業的教師團隊提供穩定的退休保障。
李良汪提到,政府雖推出智慧科技如AI生成試卷及改卷,以期減輕教師工作壓力和工作量,但由於試卷內容多樣,部分如問答題更屬開放式題型,在改卷過程中難以將答案一概而論作出設定,更可能因設定或輸入格式而令答案出現偏差,質詢當局對此情況是否已有了解,有否持續收集教師意見及評估成效及有何改善措施。為減少教師壓力,當局曾表示將提供培訓,聘請輔助人員協助教師工作。要求當局交代現時進展情況。
另外,當局於二O二二年開始,將《放學後使用通訊軟件指引》加入《學校運作指南》當中,並要求學校制定適切指引,讓教師、學生得到適當休息。但由於只屬指引性質,實際作用成疑。質詢指引實施兩年以來,是否達到當局預期成效,未來有何措施進一步保障教師在課堂以外合理的休息時間。
去年施政辯論時當局表示現時不具條件優化教師退休金制度,需綜合考慮。李良汪指出,《私框》實施已接近十二年,質詢當局是否已有計劃進行優化,尤其廣納更多前線教師的訴求與建議,以儘快對相關制度作出檢討。在推動私校改善供款情況方面,當局有哪些具體措施。在未有相關方案出台前,會否透過其他方式,例如調整年資津貼,以階梯式遞進,為已從事教學工作一定年期的教師提升可獲得的津貼比例,加強教師退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