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議員之聲 議員之聲|梁孫旭有關擴大防電騙宣導對象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議員之聲|梁孫旭有關擴大防電騙宣導對象的書面質詢(附質詢回覆)

電騙、網騙屢遏不止,保安司司長日前指出,2023年電訊網絡詐騙案件的數量明顯上升,合共涉及1306宗,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澳門相關案件涉及的騙款共3.1億元。然而針對越發猖獗的電騙、網騙,即使保安司已加以宣導及多措打擊罪案發生,但遺憾仍相繼有人墮入騙局。

近年在政府及社會的積極宣導下,大眾對「公檢法」騙案有一定防備,但騙徒手法亦隨之升級,並將目標瞄準學生及教職員。根據《2023年全年罪案統計》,電騙共錄得412宗,當中涉及「公檢法」類型居於首位,約佔七成;而早前司警向傳媒透露,今年1月錄得42宗「公檢法」案件中,逾半涉及澳門和內地學生,分別佔比一成九、三成三,直言「情況值得社會重視」。甚至早前有大學生除了被騙取款項外,亦被騙徒以「出庭作證」為由,誘騙其親身前往東南亞並遭綁架,幸好最後成功脫險,而相關事件正正反映有關騙案存在人身安全的隱憂。

面對涉世未深又剛成年、需為自己負責的青少年,「高校學生防詐騙宣教工作專責小組」積極制定具針對性的防騙宣傳策略,並開展一系列宣教工作;同時,樂見保安司擬於今年4月發佈反詐微信小程式,讓公眾瀏覽及體驗各類騙案手法,加深認識,有關工作值得肯定。而綜觀多起騙案,面對青少年索取款項時,家長或親屬亦應是重要的把關人,建議有關小組部門及高校能將宣傳對象擴展至家長並加以宣導,同樣培養家長的防騙意識,能夠適時引導子女。

為此,本人提出以下質詢︰

一、雖然政府在反詐和宣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不少人士墮入電騙、網騙騙局,當中不乏一些高知識份子,請問除了加強宣教策略外,如何從攔截技術方面入手遏止電話及網絡詐騙?

二、隨著人工智能發展與普及,有不法之徒利用「深度造假(Deepfake)」技術作換臉變聲的詐騙,然而鄰近地區經已出現有關騙案。網騙作為一種跨越地域界限的犯罪,請問目前本澳有無接獲有關AI犯罪的舉報?因應AI犯罪的變化趨勢,會如何調整宣傳策略?

三、保安司司長日前表示,過往在澳發生的網騙皆獲偵破,惟涉及跨境犯罪、國際騙案仍未能破獲,請問針對跨境合作方面,當局有何規劃及方案,以進一步提高破案率?

澳區政府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就質詢回覆如下:

議員之聲|李靜儀關注完善港珠澳大橋澳門口岸公交服務及車輛出入境安排的書面質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