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指示,經徵詢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及消費者委員會意見,本人對立法會2024年1月19日第099/E82/VII/GPAL/2024號公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2024年1月12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2024年1月23日收到的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對問題1. 具資格簽發滲漏水檢測報告的合資格實體,包括已按《都市建築及城市規劃範疇的資格制度》規定註冊的土木工程專業範疇的私營部門技術員,又或至少聘有一名上述技術員的自然人商業企業主或公司。相關土木工程師必須獲法律認可的專業證明及於土地工務局完成註冊才可執行相關工作。為便利公眾查閱,土地工務局已於網站上載合資格實體名單,其內載有註冊資料、專業資格(僅技術員適用)、註冊職務及聯絡電話等資訊。該合資格實體名單實際提供何種類型服務,屬其商業決定,公眾可透過上述資訊接洽查詢。本局亦會繼續向相關合資格土木工程師及實體發出通知,倘有意提供簽發滲漏水檢測報告的服務,並同意將資訊上載至本局網站,局方會持續更新相關名單至本局網站供市民查閱。
對問題2. 樓宇設施由業權人自行聘請建築商、建築公司及技術員負責相關維修工作,維修費用需考慮所選用之材料、工程規模、所需工期及維修人員數量等事項,由業權人和所聘用的公司兩者協商及確認。業權人在選擇有關服務時,可參考本局網站提供的相關註冊資料及合資格實體名單,同時應透過對不同服務提供者的造價作對比,以減少受騙風險。
消費者委員會表示,會致力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提醒消費者在交易前,可先搜集及了解不同經營者的服務價格及範圍,尤其應考慮選擇有信譽及工作質量有保證的服務經營者。就維修服務方面,因涉及到多項服務的價格及範圍、用料及履行期限等重要內容,建議消費者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合同,以保障雙方權利。同時,經營者在報價單上應清晰列明報價內容及各項維修服務收費,明碼實價,以保障消費者權益。若消費者遇有消費爭議,可向消費者委員會提供合同等資料以進行維權申訴。
對問題3. 保安司司長辦公室表示,以“提供滲漏水維修服務”為名行騙是近年新興的詐騙手法,並於去年第三季開始增多,司法警察局對此高度關注,循主動偵查、快速打擊、警務協作、防罪宣傳四方面開展執法工作,防止居民誤墮騙局。
主動偵查方面,司法警察局加強情報搜集,主動分析線上及線下與滲漏水維修有關的廣告或帖文,並適時部署執法行動。
快速打擊方面,該局接案後即時開展調查,透過與工程專業機構的合作,在專業人士協助下短時間內鑑定涉案維修工程的真實性及效用等,以確定犯罪事實,並儘快鎖定嫌疑人身份,實現在其離境前緝捕,防止更多騙案發生。警務協作方面,經調查,相關案件均由跨境犯罪集團組織實施,故司法警察局已加強與境外執法單位的相關交流與合作,力求從源頭遏止該類騙案。
防罪宣傳方面,司法警察局與社團、“大廈防罪之友”加強合作,並於2022年12月至2024年1月期間舉辦涉及預防滲漏水詐騙內容的社區防罪講座90場,共6,350人次參與;同時,該局聯同物管業界及“大廈防罪之友”成員進行相關專題社區防罪巡查共8次,向3,170人次傳遞相關防罪資訊;此外,司法警察局亦於各社交平台發佈19則相關防罪帖文,提醒居民警惕新型詐騙手法。
局長 黎永亮
202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