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照行政長官的指示,經徵詢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和衛生局的意見,本人對立法會 2024 年 1 月 5 日第 041/E35/VII/GPAL/2024 號公函轉來何潤生議員於 2023 年 12 月 18 日提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4年 1 月 8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回覆如下:
特區政府關注發展障礙兒童及其家庭的服務需要,持續增加早療服務的供應。位於青洲區的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已於 2023 年年底投入運作,該中心除增加專業治療供應和優化家屬支援服務外,亦新增100 個暫托服務名額,為 0 至 8 歲發展障礙幼童提供適切的照顧,減輕照顧者的壓力。
現時,社會工作局(下稱:社工局)透過財政及技術輔助,支持4 間早療服務設施為發展障礙兒童提供早期訓練、專業治療、暫托、家長培訓及家屬資源等服務。自 2021 年起透過增設語言治療中心和搬遷設施等方式,合共增加 226 個服務名額。未來,將於北區新增一所早療服務設施,以進一步增加服務供應。
兒童康復治療中心除了為有發展障礙兒童提供直接治療外,亦十分着重推行家長在家訓練,治療師會根據兒童個別化的問題、家長的主訴、治療的進展、以及不同階段的治療目標,在治療堂上向家長提供解說、訓練建議和示範,讓家長能掌握一些訓練活動或技巧為兒童進行在家訓練。
為推行家庭為本的早療訓練模式,早療服務設施的治療師會教導家長為幼兒執行居家訓練的技巧和調整居家環境的建議,同時,根據家長在居家訓練方面的回饋意見,給予指導及調整訓練內容,以支援家長為幼兒開展居家康復訓練。在個別語言治療訓練方面,衛生局已建立“人工智能語言康復訓練雲平台”,提供 3,000 個名額,讓公共部門和早療機構使用。早療機構的治療師利用“雲平台”,設置家庭作業及指導家長透過手提電話、電腦或平板電腦進行語言訓練,實現機構與居家訓練的銜接。此外,教育及青年發展局(下稱:教青局)亦持續開辦語言訓練小組班,並於教育心理輔導及特殊教育中心設置“雲平台”服務點,協助家長及學生學習使用。
在家長教育及培訓方面,社工局將持續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合作,支持開展更多早療服務及社區教育活動,協助家長掌握居家教導和訓練子女的各種方法,強化家庭的康復功能;教青局、衛生局和社工局亦分別為家長舉辦各類的培訓、講座和工作坊,鼓勵家長共同參與兒童的治療進程,尤其學習協助兒童進行康復訓練的技巧,加強居家康復訓練的支援,貫徹家庭為本的核心理念。
最後,特區政府感謝何潤生議員對有關事宜的關心和建議。
社會工作局局長
韓衛
2024.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