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區政府在去年的施政工作回顧與總結指出,政府施政還存在不足,與社會的期望還有差距,還有更大作為的空間。政府將直面問題,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不斷改進工作。然而,部分公共部門依舊官僚主義,漠視行政長官施政要求,把“以人為本”視作口號。
議員李良汪指出,以接收社情民意的工作為例,雖然大部分公共門部均設有電話、網上意見箱、電郵及書面等渠道,但部分公共部門處理回覆的工作依然差強人意,甚至不予回覆。這種漠視居民查詢反映及表達意見的官本位文化,還談何改進與作為?他強調,公共部門回覆居民查詢及意見反映是施政的最基本要求,特區政府應想方設法監督部門落實意見跟進及回覆的工作,否則實有違“以人為本”的精神。
此外,“一戶通”內雖設有意見反映平台,收集居民對公共部門的意見反映,惟有關渠道在收集意見後仍需轉介至相關部門跟進,待部門回覆後再上載答覆至該平台,處理過程必然耗費時間。反觀“市政在線”即時反映意見平台,意見直達權限部門,並因操作簡便、設有跟進流程記錄及評分和意見功能,能有效發揮監督民政民生工作的作用,並拉近公共部門與居民的距離,深受社會認同。
他稱,社會一直有意見希望參考“市政在線”的可取之處,與現有的“一戶通”意見反映功能相結合,設立一個綜合的意見及投訴收集平台,由系統自動分發至權限部門跟進,且需設有服務承諾,確保資訊查詢及民生意見能得到適時跟進與回覆,從而有效加強居民與政府部門的溝通互動。
李良汪質詢政府,對於有公共部門在接收市民的查詢、意見或投訴後不獲回覆及處理的情況,現時行政機關內部有否相關監督機制。倘發現公共部門有不回覆的現象,將有何措施責成相關部門改正;倘現時未設立內部監督機制,將於何時補足有關工作,以保障公共服務質素,提升居民對特區政府施政的信心。
行政法務司司長表示,將參考其他地區的成功做法,研究整合居民查詢政府資訊及反映意見的渠道,會充分利用“一戶通”等居民習慣使用的平台,方便居民查詢並提升意見處理效率;並引入人工智能協助回覆政府資訊及常見問題的查詢,目前已在部署及試行。他要求當局交待相關工作是否已開展,有否制定工作時間表,讓工作得以有序推進;人工智能協助回覆政府資訊及查詢已在部署及試行,測試工作成效如何,將於何時推出使用。
本澳五個司長辦公室中,有四個已設立官方網站並提供施政意見網上收集渠道,當中只有運輸工務司司長辦公室未設官方網站,他質詢相關原因,以及未來會否設立網站,以便居民反映意見及了解運輸工務司施政。此外,即使其餘司長辦公室已設有網上意見收集箱,但有部分未設附件上載功能,有礙居民意見發表之完整性。要求當局交待未來五司辦公室會否增設對外的電郵地址,讓居民以電郵反映意見並上載如照片、影片及文檔等附件,便利市民循不同渠道反映意見,以身作則構建便民、高效、陽光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