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倫敦伯林頓府舉辦國際專題研討會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倫敦伯林頓府舉辦國際專題研討會

基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地磁與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性,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於2023年10月13日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組織召開國際研討會。這是首次由歐洲重要科研機構專門爲中國的科學試驗衛星舉辦的國際專題研討會。

2023年5月21日16時,「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酒泉衛星中心搭載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截止目前,各載荷運行狀態良好,在軌測試緊張有序開展,並已取得初步科學成果。「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後,基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地磁與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性,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决定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組織召開國際研討會,會議上討論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初步科學成果、未來研究計劃、國際合作交流等。

國際專題研討會於2023年10月13日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伯林頓府(Burlington House)和英國皇家研究院(The Royal Institute)成功舉行。來自中國、英國、意大利、法國、德國、芬蘭、奧地利、丹麥、瑞士、捷克共和國、阿根廷等多個國家的40多位科學家線下參加了該國際研討會,另外有30多名科學家線上參會。在伯林頓府報告會之後,緊接著與會代表在英國皇家研究院舉行了關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的討論會。

▲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avid Gubbins教授致辭

在伯林頓府的報告會上,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David Gubbins在會議上致辭,歡迎各國專家參加由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舉辦的國際專題研討會,Gubbins院士高度肯定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在地球磁場與空間科學領域的重要價值和意義。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張可可講座教授在作報告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首席科學家、「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設計師張可可講座教授介紹了 「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研製歷程以及「澳科二號」衛星項目建設設想。

奧地利空間中心Werner Magnes教授報告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CDSM標量磁强計在軌測試內容和測試結果,高度肯定了標量磁强計的高質量磁場數據。

▲丹麥科技大學Chris Finlay教授在作報告

丹麥科技大學Peter Brauer教授報告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矢量磁强計在軌測試內容和測試結果,高度肯定了矢量磁場高質量數據。

丹麥科技大學Troelz Denver教授報告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星敏儀在軌測試內容和測試結果,高度肯定了星敏儀高質量數據。

▲歐空局Swarm衛星首席科學家Nils Olsen教授在作報告

丹麥科技大學Nils Olsen教授的報告强調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數據在科學研究應用的重要性。

▲歐空局官員Anja Stromme教授在作報告

歐空局官員Anja Stromme高度肯定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的重要性,提出了歐空局Swarm衛星項目與「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合作的可能性和路線圖。

另外,歐洲科學家報告了關於「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科學數據應用的重要設想和可能成果,「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團隊成員報告了利用「澳門科學一號」衛星數據取得的初步重要成果。

▲在英國皇家研究院舉行的小組討論會

報告會結束後,對五個重要專題(近地點衛星軌道影響;地磁學中的人工智能應用;實時地磁場監測與太空天氣;虛擬觀測站與數據同化問題;高精度岩石圈磁場模擬)進行了分組討論。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特別爲「澳門科學一號」衛星在倫敦伯林頓府舉辦國際專題研討會,標誌著國際同行對「澳門科學一號」衛星科學價值和數據質量的認可,同時也表明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達到該領域國際領先水平。「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在英國皇家天文學會伯林頓府(Burlington House)與英國皇家研究院(The Royal Institute)的成功召開,促進了澳門與國際合作交流,證明了「澳門科學一號」衛星項目團隊在國際科學界的影響力,提升了澳門科技在國際科學舞台上的知名度。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和英國皇家研究院是近代科學的發源地。英國皇家天文學會1820年成立於倫敦,1831年英王喬治四世授予倫敦天文學會皇家特許狀,成爲皇家天文學會。英國皇家研究院成立於1799年,是英國自然科學講學與應用研究的一個重要場所,許多著名科學家(例如,發電機發明者邁克爾·法拉第)在這裏進行了發明創造助於塑造現代世界。

来源:澳科大MUS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