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 照 行 政 長 官 指 示 , 本 人 對 立 法 會 2023 年 6 月 21 日 第643/E494/VII/GPAL/2023 號函轉來梁鴻細議員於 2023 年 5 月 23 日提
出,行政長官辦公室於 2023 年 6 月 23 日收到之書面質詢,答覆如下:
隨着國家已對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本澳應對新冠病毒感染以減少重症和死亡為重心,做好醫療救治。同時,衛生局已建立了電子監測預警系統,實時監測包括感染、就診、留院觀察的人數和就診輪候時間等數據,並按情況發出預警信號,以便根據三級預警機制及時調動人力資源,有效應對周期性出現的流行高峰。
為方便居民更好地判斷自身就醫需要,衛生局參考世界各地新冠病毒感染治療的經驗和建議,發佈了《新冠病毒感染者就醫建議》。不具重症風險因素或沒有重症警示症狀的青壯年及兒童,在感染新冠病毒後使用對症治療藥物即可,若需就醫應儘量使用非急診服務,而醫生亦應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判斷病人是否需要病假休養。另外,機構和學校亦可自行制定員工和學生的病假措施,感染者在症狀緩解後即可復工或復學。
特區政府參考國家及世界各地防控新冠病毒感染和其他呼吸道傳染病的指引,對佩戴口罩建議作出調整,包括所有室外地方調整為可不佩戴口罩、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機及乘客調整為建議佩戴口罩,交通工具的主管實體須參考當時疫情、空間內空氣流通情況、人員數量和密度等方面,決定是否要求司機及乘客佩戴口罩。若主管實體沒有要求,個人可因應情況自行決定是否佩戴口罩。
此外,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預防感染後出現重症、住院或死亡的風險,尤其是對長者及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效益更為顯著。國家及世界衛生組織均建議以異源序貫疫苗(俗稱“溝針”)進行接種,即若選擇滅活疫苗作為初種,加強劑選用二價mRNA 疫苗,能更有效提高疫苗的保護效果。衛生局會繼續通過跨部門合作及動員社會各界強化有關宣傳,尤其加強對長者、幼兒及學生等重點人群,以及未接種和只接種了滅活疫苗的居民進行推廣。同時,將密切留意各地新冠疫苗的研究資訊,適時調整接種政策。
衛生局局長
羅奕龍
2023.07.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