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由鏡湖醫院中醫科主辦的「中醫中藥進校園」科普講座活動,第五場講座近日於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舉行。本院中醫師們以生動活潑的講課內容,貼近日常的故事和例子。學生們頻頻發問,讓講座達到寓教於樂的效果,亦加深了他們對中醫藥文化的認識及興趣。
「中醫中藥進校園」的科普講座活動於去年已走進4所學校,通過科普形式使青少年掌握一定的中醫藥常識,瞭解中醫藥的行業發展趨勢。活動旨在傳承中醫藥文化精髓,並同時推廣「大健康」意識,受到廣大師生和家長的歡迎。
中醫師們在講座中提到中醫起源及歷史、中醫理論及常用治療方法,指出中醫藥文化已融入日常生活中,尤其嶺南地區對中醫藥接受程度高,中醫在本澳的發展亦受廣大市民支持,每個人或多或少使用、接觸過中醫藥文化,講座內容引起在場學生共鳴。

中醫師向學生介紹中醫藥文化
講座上,中醫師亦介紹「點穴」等小知識,通過對穴位的用途,以及如何、何時、怎樣用穴進行科普,以小見大地體現出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還介紹了通過「角徵宮商羽」五音療法,舒緩壓力、調節心理,香囊等香氣療法辟穢寧神,進一步傳遞了中醫文化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理念。
中藥師對於中藥起源、發展歷史、製藥方法、藥物之間互相作用、使用禁忌等作補充。

學生們在講座中積極發問
講者介紹了部分中藥,如由青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可治療瘧疾,鉤藤中存在可能對於腦退化有一定效果的鉤藤堿。這些與時俱進的內容,亦讓學生們興趣盎然。通過現代方式演繹的中藥知識,結合不斷更新的藥理知識,中藥師對未來行業發展的熱情感染在座聽眾,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未來,鏡湖醫院中醫科將繼續與各校園合作,持續更新有趣新鮮的科普內容,進一步推動中醫藥在本澳的發展。
文︰中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