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鏡湖醫院2月10日晚舉行新春聯歡會,鏡湖慈善會理事長劉永誠致賀詞稱,展望新一年,在慈善會支持下,醫院將繼續發揚大愛精神,憑藉各方智慧和努力,加強服務理念,不斷創造新里程,為廣大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聯歡會在鏡湖禮堂舉行,慈善會常務副主席馮志強、副主席何榮標、理事長劉永誠、常務副理事長蕭志偉,副理事長、秘書長兼醫院院長吳培娟,副理事長吳在權、姚鴻明,常務理事羅肖金,理事白琪文;醫院常務副院長張振榮,副院長陳泰業、謝學斌、李鵬斌、黎啟盛,院長助理潘寶全、祁維、何敬全;鏡平中學校長黎世祺,副校長劉少娟、曾紀川等出席。
六月核檢150萬人
劉永誠致詞說,去年在慈善會的支持和同事們無私奉獻下,醫院全力配合政府開展抗疫部署,做了大量工作,走過不平凡的一年。六月份社區疫情爆發時,醫院承擔院內外共六個核酸檢測站,共14次涉及154.8萬人次的全民核檢採樣工作,約佔全澳採樣總量17%。
及後到十二月中下旬,澳門迎來新冠病毒感染高峰期,醫院同人相繼染疫,形勢嚴峻,但全體醫護人員始終懷着初心堅守抗疫最前線,縱使帶着患病的身軀仍堅持為病人診治,踐行「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為全澳居民生命健康保駕護航。
一年來,醫院努力提高醫療質量,重視科教研工作,優化就醫環境,重視資訊系統建設應用,向智慧醫院邁進;關心員工切身利益,舉辦員⼯抗疫獎勵悠閒遊酒店住宿活動,以及獎勵公假和現金。雖然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使醫院收入減少,但為表彰醫院員工們的努力付出,經主席廖澤雲提議,慈善會決定向醫院員工發放相當於一個月薪金的特別津貼。更將繼續撥出1.5億作為提升員工薪酬待遇的獎勵,以肯定各位同事的傑出表現。
建設優質人才梯隊
醫院於8月19日召開人才梯隊建設項目評審會議;10月14日舉行該計劃啟動儀式,20個項目納入首批人才梯隊建設專項計劃,包括21名導師和24名培訓學員,開啟醫院人才建設發展的新篇章。去年初考慮到醫院未來面臨的挑戰和發展需要,如人力資源短缺、醫療市場競爭等,慈善會計劃撥出2,000萬元作為「人才儲備資金」專項資源,以彰顯慈善會對醫院人才梯隊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高度重視和決心。

今年目標盡快回復正常醫療運作
鏡湖醫院常務副院長張振榮在會上作去年度工作報告,以及介紹今年工作計劃。他指出,院方已制訂今年醫院工作目標,重點包括爭取盡快回復全院的正常醫療運作,努力挽留人才和加速人才培養,積極整合和開拓新的醫療業務項目,加強與著名的醫療機構建立密切聯繫,適時加大力度宣傳醫療服務。
張振榮表示,去年是抗疫形勢和防控政策複雜多變的一年,醫院作為本澳重要的醫療機構,全體員工上下一心,堅守崗位,克服各種困難,全力組織力量應對疫情,支持和配合政府抗疫措施,維持各種專科醫療服務,履行應有的社會責任,贏得讚譽。去年榮獲政府頒授金蓮花榮譽勳章。去年中爆發「6.18」疫情,是新冠疫情出現以來,本澳遭受最嚴峻的考驗。
醫院一方面調動人力應對繁重的核酸檢測任務,還要堅守住院防線,保障病房安全,盡最大努力維持專科醫療服務。疫情以來,醫院經急診、門診共發現18例新冠陽性個案。到十二月,本澳迎來疫情風暴的爆發期,因新冠感染求診的病人數量激增,在十二月下旬急診壓力明顯上升,醫院除增派人手支援外,還增設「快速急診」和「線上門診」,大大紓緩急診壓力。其後逐步出現重症高峰,病房醫療壓力加重,醫院從各科調撥人力,全力支援內科和呼吸科,調動病房資源,以接收更多病人,亦果斷增購各種型號呼吸機,滿足重症病人的救治需要。為加快病人的康復速度,西醫聯合中醫、營養師、呼吸治療師、護理團隊(五師模式),多科合作推動快速康復。
1月8日,鏡湖核酸檢測站關閉,完成歷史使命。據統計,去年出院總數為2.8萬人次,診治總數為136.6萬人次,整體服務量受疫情影響較2021年輕微下降。
申報廿八培訓基地
張振榮強調,醫院一向重視教學培訓工作,完成28個醫專培訓基地申報,成功通過醫專審評。展望未來,將以不變的初心,以更強大的信心和鬥志,持續提升醫療品質,改善就醫環境,建立優質品牌,提高競爭力,增強居民的信心,攜手共創更好的明天。

報告會最後環節,由慈善會管理層分別向8名行政管理優異獎、10個傑出團隊獎、10名專業貢獻獎、32名傑出員工獎、37名抗疫工作優秀獎、2名環保節能獎、2名優秀義工獎、以及10名抗疫統籌管理獎的獲得者、科室頒發了獎狀。








同場安排醒獅表演、歌舞表演及抽獎助興,氣氛熱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