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镜报高级记者颜菁
上海市政协十四届第一次会议于今天开幕,镜报记者连线采访了澳区政协委员苏香玫。
镜报记者:您作为政协第十四届港澳委员,今年履职建言要發揮進博會的紐帶作用,深化長三角區域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供應鏈跨區域合作,请谈谈您的提案的由来。
苏香玫:作為世界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平台,進博會已成功舉辦五屆,正在成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窗口之一。去年召開的市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提出,今後五年,要「持續辦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放大溢出帶動效應」,助力上海發揮雙循環中心節點和戰略鏈接作用。持續放大進博會溢出帶動效應,上海應進一步推動進博會展品變商品、展商變投資商,提升在技術、產業等方面的「上海連接度」,提高在人文交流、國際合作平台中的「上海顯示度」。
鏡報記者:您具体聊聊您的提案。
蘇香玫:一是更好發揮進博會戰略定位,實現技術鏈接和產業鏈接。一方面,要推動進博會展品變商品,提升技術的「上海鏈接度」。加強與專業技術實力突出的參展國對接,重視與「一帶一路」沿線參展國開展技術合作,不斷擴大技術引進合作「朋友圈」。聚焦數字技術等重點領域,加快對接重點參展企業,強化關鍵裝備、零部件和技術專利領域合作。總結固化進博會便利化措施,將涵蓋展前展中展後的一攬子通關便利化措施,延伸到研發類和技術類進口。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侵權執法效率,加大對外資企業反映較多的商標混淆、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懲治力度。

苏香玫在政协会议
另一方面,要推動進博會展商變投資商,提升產業的「上海鏈接度」。據測算,約有30%的進博會參展商還未轉化為投資商。要進一步研究和細化進博會對參展企業的「雙境外」要求相關政策,進一步增強本土企業與進博會參展商合資合作的意向和便利。加大招商引資協調力度,建議在政企圓桌會議機制上,增加進博會新項目落地協調會。
二是積極發揮進博會對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的作用,促進市場鏈接。上海要利用長三角樞紐區位優勢和進博會平台效應,推動貿易主體營運功能衍生,發揮金融、保險、咨詢等專業服務優勢,為長三角企業國際營銷網絡開拓通道。進博會舉辦以來,境內外貿易性機構落地需求明顯,其雖不直接參與貿易活動,但能帶來國際會議、展覽和商務等活動,具有類總部功能。建議將虹橋國際開放樞紐打造成貿易性機構集聚區,吸引國際經貿仲裁機構、貿易促進協會等組織集聚。
三是發揮虹橋國際經濟論壇對話機制,持續推動制度鏈接。發揮虹橋國際經濟論壇作用,在行業管理、市場體系、商事制度、金融體系等領域,形成逐步消除制約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顯性或隱性障礙的路徑,持續降低高端要素優化配置的制度成本。
四是發揮進博會舉辦地優勢,在開放和安全鏈接上發揮先行先試作用。發揮浦東引領區、臨港新片區、虹橋國際樞紐的開放高地作用,積極承擔探索任務,尤其是關於開放和安全的重點領域,例如數據跨境流動和安全方面,提出建設性方案和路徑,並積極爭取中央部委對上海的探索寄予更多支持和引導。
镜报记者:您提到,要發揮進博會的紐帶作用,深化長三角區域和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鏈供應鏈跨區域合作,请谈谈您的建议?
苏香玫:我认为,必须助力加快構建形成新發展格局。建議由兩地有關部門聯合成立重點產業對接進博會促進委員會或辦公室,專門負責協調和推進兩地重點產業與進博會的對接工作,構建產業與進博會的聯動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