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行政長官賀一誠日前發表施政報告,澳門創新發展研究會於21日舉辦“務實求真:二○二三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座談會”,與會學者圍繞報告文本深入討論。活動獲中聯辦支持,中聯辦研究室黃智虎副主任、唐利軍處長和張輝副處長到場指導。
會長林志軍認為:施政報告內容全面,經濟復甦,產業多元和民生福利均有兼顧。為增強發展使命感和加快建設速度,步伐可更快些。要進一步提升公共治理效能和執行力,推行“以成果為導向”,切實提高行政效率。改革需要創新,實踐中探索前進。需加快完成立法流程,破除對博彩業依賴和期盼慣性,真正推動四大產業和經濟適度多元發展。集中資源優先深合區建設,分散資源或散佈式資源投放效果可能不好。

學術顧問駱偉建指出,報告及時呼應二十大精神,有助於進一步提高特區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政府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思維、大膽改革和體制創新。用好实惠性政策,加大力度解決施政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內地特大城市如上海、深圳城市治理水平高,必要時可以組織公務員前往特大城市學習、取經,更好地為澳門社會發展服務。

副會長尹一橋表示,報告中關於藉協和營運離島醫院成一個醫療核心,優先服務本地市民,並將與新的醫療團體洽商,將醫院與療養結合,提升服務質素,打造“大健康 旅遊”發揮跨界融合的聯動效應。這是一個創新發展模式。要研究如何落實政策制定及推行、配合跟進法律與法規及醫院定位和資源分以及人力人才的配合以應對外環境的變化等問題。
理事長劉景松指出,報告總主題“齊心合力 穩中求進”找準了社會發展命脈。本年施政工作的回顧總結與明年施政方向重點之間銜接性強,體現了政府一貫的務實求真的施政作風。以“綜合旅遊休閒業”替代旅遊博彩業,這一提法釋放出推動四大重點產業發展,提升四大產業比重,構建符合澳門實際且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的信號。希望政府重視民間智庫建設,加大扶持力度,使之發揮更大作用,更好地為特區建設和深合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撐。
監事長李小勤表示,作爲一個微型的經濟體,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塑造出澳門今天的經濟產業格局。寓意流動的旅游業,當仁不讓地成爲經濟支柱。產業適度多元的一個環節是在旅游的博彩之外大力推動文化、體育與會展等因素注入這個生命體。這些因素,在澳門社會發育不錯,有良好基礎。政府要加大力氣在新媒體社交網絡發聲,真正以澳門人來講好澳門的故事,而不是被動地被澳門以外的社交平臺主導。
秘書長余渭恆表示,施政報告提及建設智慧城市,發展數字經濟,相關工作需要努力跟進。數字經濟作為現代市場的新業態正引領製造業向數字化、網絡化、智慧化轉型,促進了傳統產業結構向新型基礎設施的轉型,重構了全球經濟形態的發展,已成為一種主要的經濟形態。政府在推動“元宇宙”概念的同時,應具體提出如何將概念應用到實體經濟,推出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綱領。
副理事長劉成昆表示報告篇幅緊湊,內容聚焦。在產業和區域合作中突出產業政策,提出“1+4”的適度多元發展策略、優化產業結構。在現代金融業方面,提出加快推進綠色金融等金融產業政策出臺。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提出開展元宇宙產業招商工作、加快產業佈局和企業集聚。報告明晰產業政策,有助於引導產業發展方向、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使澳門整體經濟復蘇和健康可持續發展。
法律顧問黃景禧關注施政報告有關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之内容,認為應從實際需求出發,以多元方式進行規則銜接及機制對接,實現琴澳一體化。澳門“新街坊”將成為澳門居民體驗橫琴生活就業的平台,應重要做好軟硬件配套。
常務監事郭濟修強調:報告提出推進“一基地”的建設,發揮澳門獨特優勢,開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活動,搭建各類文化交流合作平臺。工務部門提出要從填海A區那邊挖隧道以及建空中纜車到澳門科學館,值得商榷。科學舘、文化中心,是文化場所,其中科學舘更是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文化場所,應該安靜,不是熱鬧的地方。政府選址要統籌考慮,作出科學論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