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指,將推動高等院校逐步朝市場化方向發展,政府將因勢利導,在保障本澳學生升學的基礎上,研究擴大本澳院校招收外地學生的比例,拓展生源。2022年度施政報告亦表示,將推動高等教育向市場化發展,公立高等院校積極擴大招生規模,逐步降低來自政府撥款的比重。
在日前行政長官答問大會上,行政長官表示,近年高等院校慢慢朝產業化發展,政府資助減少,在學校適當增加學費後,也要調升對外招生比例,公立高等院校由兩成半調升至三成,私立高等院校則由五成調升至六成。
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可能衍生出部分問題,如大學學術水準下降、教育質量失衡、高校之間惡性競爭等。因此,在推動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的同時,亦需逐步完善應對之策,確保高等教育市場化過程順利。
為此,李振宇議員提出以下質詢:
第一,政府早前表示,考慮不將澳門大學、澳門理工大學及旅遊學院人員納入公務人員員額制度總額範圍。請問,這是否意味著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亦包括公立高校?政府推動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具體構思是怎樣的?最終要達到怎樣的目標?
第二,高等教育市場化發展之後,政府與高等教育之間的關係將由之前政府控制模式轉變為政府監督模式。請問,政府會否考慮成立專門負責評鑑高等教育品質的機構,以確保高等教育品質及高等教育資訊的公開透明?
第三,第17/2018號行政法規《高等教育素質評鑑制度》規定,院校素質核證具強制性和周期性,在法規生效之日已運作的高等院校,須在評鑑第一階段的七年內進行首次院校素質核證。請問,上述法規生效至今,高校參與首次院校素質核證的具體情況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