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社團 群力:弘揚本澳文遺瑰寶 提升青年認知和保護意識

群力:弘揚本澳文遺瑰寶 提升青年認知和保護意識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今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活動主題為 “文物保護:時代共進,人民共享” ,文化局在文遺日一連兩天開展多項推廣文化遺產的活動。群力智庫副理事長徐承康認為活動加強大眾對文化和自然遺產重要性的認識。建議當局增加恆常推廣,著重本澳青年認識和珍惜澳門歷史文化,深化年輕一代對文化遺產的保育意識;同時加強恆常宣傳推廣和巡查監督工作,保護澳門城市瑰寶。

徐承康指本澳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資源,“澳門歷史城區”自2005年7月成功申遺以來,澳門的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蓬勃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莫過於2013年《文化遺產保護法》的頒布,而且在同年通過的澳門《城市規劃法》中有許多條款涉及文化遺產保護,從法制上推動民眾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感,將澳門打造成世人嚮往的文化之都。

他續指文化和自然遺產是文化內涵的根基和城市名片,社會上下均責無旁貸維護城市文化瑰寶。遺憾本澳仍不時發生破壞文遺的違法行為,早前大三巴牌坊前石階發現被塗鴉和張貼招聘單張,目前“兇手”尚未找到;毗鄰大三巴牌坊的戀愛巷經常遭人塗鴉破壞,部分石欄杆近日更疑遭人損壞,需圍封修復。根據文化局統計,自《文化遺產保護法》生效至今共發生22宗違法塗鴉張貼的事件,他認為有需要持續加強社會大眾對文化和自然遺產重要性的認識,期望透過“2022年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嘉年華”的一系列活動,增強社會大眾保護文遺的意識,弘揚和推廣本澳珍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

他建議將認識“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納入公民教育課程中,組織青年學生參觀澳門文遺景點,提升年青一代認識和珍重澳門歷史文化,增強身份認同,深化對文化和自然遺產的保育意識。其中當局近日推出 “學生研學篇”,以“寓教於遊”形式結合澳門旅遊資源,當中包括澳門世遺遊、中華文化遊等,徐承康對計劃表示讚賞,認為有助學生更深入了解澳門歷史及中華文化,培養澳門青少年家國情懷及對國家的歸屬感。建議研究“學生研學篇”恆常舉辦的可行性,以及適當增加資助,提升學生參加更多研學線路意欲。

與此同時,建議當局加強恆常《文化遺產保護法》宣傳推廣和巡查監督工作。眼見旅遊旺季即將來臨,建議持續舉辦《文化遺產保護法》流動宣傳站,透過宣傳小冊子及微信小程式等向居民及旅客宣傳文保意識;在各個文物景點及違法塗鴉張貼黑點設置多種語言的告示牌,提醒公眾切勿造成文物破壞,違者可能負上相關刑責。持續與相關部門定期高調巡查監督,對違法行為及對文物造成影響的事宜,依法跟進及追究,務求產生阻嚇作用,減免事故發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