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多年以來,特區政府一直致力於構建「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的和諧社會,貫徹落實「家庭照顧,原居安老,積極參與,躍動耆年」的政策方針,更通過《長者服務十年行動計劃(2016-2025)》持續提升長者生活質素,截至 2024 年底該計劃整體執行率已達 96.6%。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長者對權益保障的需求日益細化,如何進一步補齊服務短板成為社會關切。
為支持特區政府安老政策落地,幫助長者明晰權益、暢通保障途徑,在澳門基金會的支持下,澳門公職人員協會於 2025 年 10 月 13 日(星期一)早上 10 時,舉辦「長者的權益」專題講座。協會理事會主席暨立法會議員高天賜擔任主講,大會主席姍桃絲、理事會副主席譚令儀等理監事會成員共同參與,現場吸引眾多關心長者議題的會員、市民參與交流。
講座中,高天賜議員首先梳理了現時澳門長者可享有的各項法定權益,結合政策條文講解福利申領流程與注意事項,指導長者通過正規途徑維護自身權益。同時,他結合日常接訪案例與社會現狀指出,儘管十年行動計劃成效顯著,但長者群體仍面臨實際挑戰,部分長者依靠現有養老金應對物價波動壓力明顯,安老院舍宿位供應尚未達到國際標準,長者公寓的租金負擔與申請等候問題也亟待優化。這些問題直接影響長者晚年生活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針對長者的核心訴求,高天賜表示,將繼續在立法會內為廣大市民反映意見,並繼續為市民向政府爭取向長者追溯發放非強制性央積金 21,000 澳門元,將長者養老金提高至每月 4,500 澳門元,推行養老金按月發放制度(現行每三個月發放一次),將長者敬老金提高至每年 12,000 澳門元,降低由社會工作局分配之長者公寓租金,以及增加安老院舍宿位。
高天賜強調,長者是澳門社會發展的見證者與貢獻者,保障其權益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未來將持續跟進政策推進進度,確保長者訴求及時傳達至決策層。
澳門公職人員協會表示,此次講座旨在幫助長者「知權益、會維權」,避免因流程不清錯失福利。後續將繼續聚焦長者民生痛點,策劃更多實用性活動,搭建政府與市民的溝通橋樑,助力特區實現「老有所安」的目標。

 微信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