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科教 澳城大辦“樂齡教育—深化高校與社區合作的協同發展”研討會

澳城大辦“樂齡教育—深化高校與社區合作的協同發展”研討會

【環球新聞報訊】隨著全球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明顯,澳門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長者服務與樂齡教育的發展。為貫徹“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樂”的政策方針,澳門城市大學樂齡書院聯同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今天舉辦“樂齡教育—深化高校與社區合作的協同發展”研討會,匯聚政府代表、高校學者及社會福利機構,共同探討養老服務的現況、挑戰與創新配套,推動社區資源整合與跨界協作。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葉桂平教授主持開場致詞

研討會由城大副校長葉桂平主持開場並作總結講話。葉桂平副校長指出,樂齡書院不僅是推動知識傳播與長者社會參與的重要平台,更是連接政府政策與社會實踐的橋樑。未來,書院將持續深化高校與社區資源的互動應用,實踐跨界協同,促進高齡友善社區建設,助力澳門樂齡共融的社區建設。

城大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李健文博士、善明會行政總監余希雯擔任主講嘉賓,分別發表主題演講。李博士以《健康澳門願景下的養老服務體系構建:現況、挑戰與未來方向》為題,深入分析本澳養老服務現況,指出隨著老年人口比例迅速上升,澳門正面臨公營資源供應有限、專業照護人手不足與智慧科技應用不足等多重挑戰。他強調未來應朝向普惠、以“以人為本”為核心的高質量養老服務發展方向,並從照顧者技能提升、居家適老化改造及精神文化服務等多方面提出具體措施。

▲善明會余希雯行政總監發言

余希雯行政總監則以《社區支援體系下的長者心理健康與社會參與》為題,分享如何透過系統思考整合政府、醫療、教育及社會服務資源,發展具本土特色的可持續社區支援體系。她指出,要有效連接服務資源與長者需求,須構建跨界合作的閉環管理平台,促進從“被動養老”轉變為“主動享老”,並推動由“關懷”走向“共融”,打造一個共融共榮的高齡社會新局面。

▲城大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代主任吳窈芬女士發言

城大國際培訓與測試中心代主任吳窈芬女士表示,樂齡書院自創立以來,致力於連接高校、政府與本地長者社會服務機構,建立多方協作平台。書院積極走入社區,結合澳門“終身學習”與“社會共融”的理念,為55歲及以上的長者提供多元進修課程與社交空間。近月來,書院於多個長者機構舉辦講座、工作坊及各類活動,服務人次超過320人。為進一步回應長者的學習需求,書院預計於9月推出新學年課程,透過系統化教學模式培養樂齡學習人才。透過整合高校學術、政府和社會資源,書院致力提升長者的社區歸屬感與心理健康,鼓勵長者持續參與社會、活出精彩晚年。

在研討會的討論與分享環節中,與會代表圍繞長者教育與服務的現況、需求及未來合作方向展開深入交流。面對澳門老齡化加劇的趨勢,與會各方一致認同長者持續學習與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性,並認為課程設計應實用且多元,以促進積極老齡化。各界亦表達深化與高校合作的期望,拓展長者培訓與社區參與的空間,透過資源共享與專業支援,共同打造更符合長者需求、促進身心健康的樂齡學習環境,進一步提升整體社會的和諧與長者福祉。

本次研討會吸引了來自政府、高校與社會服務機構的多位代表參與,包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持續教育處處長陳澤賢、社會工作局長者服務處職務主管許婉婷、衛生局高級技術員曾文,澳門立法會議員宋碧琪、民眾頤菁中心主任聶明鈺,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理事長林敏芝與頤駿中心副主任林雪金、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工聯台暉長者服務中心主任聶日好、澳門婦女聯合總會副主任霍艷虹、母親會下環長者綜合服務中心護士長郭守澤、澳門明愛恩暉長者綜合服務中心院長關小萍、善明會副主任吳詠芝、助理項目主任梁曉華、項目幹事布璧慈及活動幹事鄧智弘、劉佩蘭等機構負責人與團隊代表;城大代表包括大健康學院課程主任陸珍妮、助理教授張東航、金融學院副教授林德欽、葡語國家研究院副教授婁世艷、學生事務處社工李嘉華及社工系學生代表等。

本次研討會為政府、高校與社福機構搭建了高效溝通與合作的平台,共同探討澳門長者政策的發展與挑戰,並分享樂齡教育及社區資源整合的創新實踐。未來,城大樂齡書院將持續依託高校的學術優勢與社會網絡,深化高校與社區的協同合作,全面推動“老有所學、老有所屬、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的願景,持續探索樂齡教育的新模式與新路徑,為構建完善、可持續的長者服務體系打下堅實基礎。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