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為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於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於本月12日上午九點在廣州中山大學南校區懷士堂舉辦嶺南發展論壇(2025)。

論壇開幕式由中山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趙昌文主持,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楊清華致辭。中山大學名譽教授、斯坦福大學商學院Frank E. Buck金融學榮休教授、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倫·斯科爾斯(Myron S. Scholes)等嘉賓發表演講。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葉桂平應邀參會發言。

葉桂平在會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肩負著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時代使命,而新質生產力的發展,依靠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澳門是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規劃綱要》實施5年多來,澳門一直秉持“國家所需,澳門所長”的原則,在增強特區發展動能的同時,在多個方面積極參與國家及大灣區的高質量發展。未來可憑藉“一國兩制”制度優勢和獨特資源稟賦,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打造為“一國兩制”創新實踐區,積極探索制度型開放,試點跨境執業資格互認、科研設備通關便利化等創新舉措,在數據跨境流動、知識產權保護、商事仲裁機制等關鍵領域實現規則對接,助力灣區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營商環境,吸引全球頂尖科研團隊和獨角獸企業區域總部落地。

他續建議,澳門需充分發揮中葡商貿合作服務平台優勢,推動橫琴合作區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基於國情和區域特色探索差異化銜接機制,聯手打造國際經貿規則銜接示範地。例如,針對歐盟市場,搭建CE認證綠色通道,助力大灣區企業“走出去”;推動與葡語國家、東盟建立跨境質量認證互認體系;對標DEPA等數字貿易規則,制定分級數據目錄,試行數據安全白名單制度,促進中葡數據要素有序跨境流通。另外,澳門應以“1+4”產業發展策略為牽引,構建立體化創新矩陣,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依託四所國家重點實驗室,構建“前沿突破-應用研發-產業牽引”的三級創新體系,聚焦中醫藥國際化、集成電路設計、智慧城市、航空航天等領域,助力灣區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共同體,為新發展格局提供核心動能。
是次論壇主題為“在統籌發展與安全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並發佈《嶺南發展報告(2024-2025)》。來自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等政學界的專家學者還圍繞廣東經濟發展等重點議題建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