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球新聞報訊】由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港澳台辦、國際青年研究中心主辦的2025年第一期“國際關係名家講堂”於本月17日上午九點半在該校教學樓1407順利舉行。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葡語國家研究院院長葉桂平應邀主講。

會上,葉桂平談到,澳門回歸祖國二十五年來,在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一國兩制”方針,深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指出,習近平主席在視察澳門時再次明確了澳門要立足“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定位,健全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的機制,主動對接國家重大戰略,不斷提升國際競爭力。作為世界上唯一以中文和葡文為官方語言的地區,澳門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蘊,在促進中國與葡語國家的交流合作中發揮著橋頭堡的作用。隨著全球一體化推進,澳門應用好用足自身優勢,著力推進區域國別學科建設,為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提供智力支持。為此,他提出三點建議:
其一,聚焦葡語國家研究,構建“小而精”學科體系。依託澳門平台優勢,將葡語國家研究作為區域國別學科建設的核心方向,支持高校設立具針對性的研究機構、數據中心等設施,為區域國別研究提供充足支持。通過建立葡語國家中小企業數據庫、開發跨境貿易數字化平台,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技術支撐。同時,配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推動“葡語+專業”雙學位培養模式,培養精通葡語、熟悉國際規則的法律、金融、科技人才。通過區域聚焦、突出學科交叉的建設路徑,強化澳門在葡語國家研究領域的競爭優勢。
其二,創新“雙協同”培養機制,打造複合型涉外人才高地。鼓勵高校積極探索跨學科及國際化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雙協同”育才機制。一方面,推動葡語與法律、金融、人工智能等學科深度融合,打破傳統學科壁壘;另一方面深化與葡語國家高校的聯合培養,培養既有國際視野,又熟識國內環境的複合型人才。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以“引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促進本澳與葡語國家間的學者相互交流訪問,推動文化交融與學術創新。
其三,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構建智力樞紐。緊扣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求,進一步發揮澳門作為中葡平台的獨特優勢,為灣區重點實驗室與葡語國家高校合作共研穿針引線,圍繞高新科技、醫療技術等領域深入探索,促進學術成果轉化應用。積極推動區域國別研究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通過舉辦國際學術會議、研討會等活動,推動澳門成為連接中國與葡語國家的重要智力紐帶。
葉桂平總結表示,在新時代背景下,澳門始終與國家發展保持同頻共振。澳門應積極對接國家重點戰略深化高等教育學科體系改革,以區域國別學建設為切入點,助力國家不斷深化與國際間的交往合作,在服務國家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亦可推動自身高質量發展,充分彰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和强大生命力,書寫以澳門所長,服務國家所需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