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建議背景
粵港澳大灣區與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人文經貿聯繫緊密,福建是澳門同胞重要祖籍地(閩籍鄉親占澳門人口近20%)。然而,當前珠海至福建高鐵需在廣州南站換乘,耗時超3小時,且節假日搶票率不足50%,嚴重制約兩地人員往來與產業協同。目前存在的瓶頸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既有線路未貫通:珠海通過廣珠城際接入全國高鐵網,但東南沿海方向(福建)未開通直達班列;二是民生需求未滿足:澳門單牌車北上備案車輛和粵澳直通車(俗稱兩地牌)的車次數以萬計,澳門居民融入祖國內地的需求日益旺盛,但跨境探親、商務仍依賴低效轉乘。
二、建議依據
(一)政策依據
1、《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完善大灣區至泛珠三角區域的高鐵網路”。
2、《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強化沿海通道與粵港澳大灣區銜接”。
(二)技術可行性
1、跨線運營模式成熟:珠海至北京、上海等跨省直通班列(如G306次珠海-北京西)已穩定運行,證明廣珠城際與全國高鐵網跨線調度可行。
2、運力冗餘可利用:廣珠城際日均開行134對列車,平峰期利用率僅75%,可調整3-5對列車用於跨線運營。
(三)經濟與社會效益
通過優化調度的方式,運營成本較低且在客流貨流需求下具經濟效益可行性,並可進一步促進福建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物流、探親、商務等更緊密協同聯動,有助於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與“一帶一路”的銜接,進一步發揮港澳對台橋梁示範作用,促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的建設。
三、具體建議
1、推動開通“閩澳台親情號”珠海-福建高鐵直通班列,透過對現有線路資源進行整合優化,開通廣珠城際(珠海-廣州南)→廣深港高鐵(廣州南-深圳北)→杭深鐵路(深圳北-廈門北/福州南)的專列。
2、優化跨局調度與設施服務。由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統籌,建立廣鐵集團與南昌局“共線共調”機制,在廣珠城際(廣州南-珠海)與杭深鐵路(深圳北-廈門北)間開設直達通道,允許跨線動車組免調向運行。
3、強化監督評估機制。由國家鐵路局牽頭,按季度評估班列客座率、服務滿意度等指標,動態調整開行方案(客座率超70%加密班次,低於50%優化時刻);將“珠海-福建”直通班列納入《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重點項目清單》,由國務院港澳辦協調跨境政策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