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社團 澳門風箏會舉辦「風箏繪畫設計作品展覽」

澳門風箏會舉辦「風箏繪畫設計作品展覽」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由澳門風箏會舉辦的「風箏繪畫設計作品展覽」昨日在舊法院大樓開幕,共展出36幅作品,主辦方希望藉助風箏這一媒介,利用中國傳統書畫技藝,繪上澳門世遺景點,希望風箏在空中翱翔的同時,宣揚澳門東西交融的文化特徵。

嘉賓與藝術家大合照文化局代表杜志豪,澳門風箏會會長賴百齡、理事長黃國榮,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理事長馬安娜,建築師江品賢,藝術家葉桂權等昨日出席主持剪綵儀式。

澳門風箏協會理事長黃國榮致辭

鄭鑒康及其作品《世遺喜迎富貴花》

鄭鑒康帶來的作品《世遺喜迎富貴花》,作品繪有世遺建築崗頂劇院及中國國花牡丹,表達希望澳門和花一樣綻放的情感。他透露,風箏使用的是膠質材料,傳統中國畫的顏料難以上色,因此,在風箏上繪畫時,進行3次上色。

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準備登場图片
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團隊及其作品。
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會員獻舞
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現場獻舞
趙國光及其作品《松山燈塔》(右上)

趙國光的作品《松山燈塔》以東望洋燈塔作為主題。他分享指,東望洋燈塔是舊時在海上漂泊的漁民回家的方向,同時也是澳門世遺建築中最具本土特色的代表。他表示,在發現風箏的塑膠料著色不理想後,改用了壓克力(丙烯)顏料上色。他並介紹,作品結合了中國畫、素描、水彩的中西結合的畫法創作,以配合澳門中西文化交融的特點。

藝術家葉桂權(左)與作品《觀音》合照
東風箏協會參展作品
東風箏協會參展作品
廣東風箏協會參展作品

現場並展有心在澳門葡萄牙舞蹈協會會員帶來的9幅風箏作品,作品題材包括葡國音樂樂器、葡國瓷磚等澳門街頭常見的葡國元素。會員Jacinta稱,將葡國和葡國土風舞的元素加入到風箏,令他們感到十分特別,自己參與創作的異形風箏則將葡萄牙土風舞服裝得到完整展示,藉此希望更多人了解葡國土風舞文化。

作品《葡萄牙民族舞傳統女裝》
作品《葡萄牙民族舞傳統男裝》
作品《葡萄牙民族舞傳統男裝》
心在澳門葡萄牙土風舞蹈協會作品
作品《一筆龍蛇舞滿堂蘭蕙香》
作品《蓮香樂滿城》

「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中國的風箏最早發明於東周春秋時期,距今約2000年歷史。到了宋代,放風箏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直到現在,放風箏仍是不少人兒時的美好回憶。但隨著社會的變遷,風箏愈來愈難出現在澳門的天空。該展覽是澳門首次以風箏為主題的展覽,展期至本月9日(星期六)。期間還舉辦風箏工作坊,讓家長同子女一齊參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