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11月29日,由達能營養中心主辦,昆明醫科大學、雲南省營養學會、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行動改善辦公室協辦的第26屆學術研討會在昆明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以“營養與健康老齡化”為主題,彙聚了國內外近400位營養領域的頂尖專家學者,圍繞科學營養如何應對老齡化挑戰展開深入探討,為推動健康老齡化提供科學依據與創新思路。澳門營養學會尤淑瑞理事長應邀出席了研討會。
會議由達能營養中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秘書長楊月欣教授主持,達能營養中心科學委員會主席陳君石院士、達能中國區主席秦鵬先生、昆明醫科大學副校長殷建忠教授、中國營養學會老年營養行動改善辦公室馬愛國教授分別進行了開幕式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老年營養與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其重要性,探討如何通過營養改善推動健康老齡化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
馬愛國教授介紹“膳食營養因素是影響老年人健康生存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口腔食物加工能力下降,咀嚼和吞咽能力減弱或障礙,影響老年人正常攝入各類食物,無法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老年營養室主任張堅看來,老年人群的營養與健康狀況複雜多樣,形勢嚴峻:一方面,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骨質疏鬆、肥胖、肌肉衰減、老年衰弱等重大慢性疾病與綜合征的危害不斷加深;另一方面,貧血、體重過低、蛋白質及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及失衡的營養不良問題日益嚴重,這些都給老年人營養改善、健康維護帶來巨大挑戰。
北京醫院保健醫療部及國家老年醫學中心主任醫師齊海梅表示,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很複雜,共病(同一個體同時存在2種或2種以上的慢性健康問題)在老年患者中普遍存在,營養治療在老年共病患者全生命週期中具有重要地位,需要採取積極治療和預防措施。
“如今,琳琅滿目的食品貨架上,針對兒童、孕婦等人群的食品很多,但針對老人的食品很少,即便有也多以蛋白粉、核桃粉等糊粉類出現,大多添加了大量的糖、油、鹽等,不符合老年人的營養需求。”馬愛國認為,需要為老年人加工或提供“咬得動、咽得下、營養足”的“易食食品”。對於通過正常膳食不能滿足機體營養需要的老年人群,可及時給予營養補充或選用老年營養補充食品。
此次研討會上,荷蘭烏特勒支大學Johan Garssen教授、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汪之頊教授、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楊瑞馥教授等國內外專家紛紛結合研究成果和臨床發現發表了觀點,支招如何通過全生命週期的營養管理實現“優雅老去”。
達能相關負責人表示,26年來,達能中國支持了301個營養健康研究專案,在本次會議上,達能營養中心還發佈了膳食營養研究與宣教基金2024年專案評審結果。自達能營養中心1998年成立以來,截至2024年,該中心已在中國累計資助金額超過5300萬元,為中國學者的膳食營養研究提供了巨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