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 長:邱躍進
|總編輯:張曉暉

【本報訊】早前文化局於“鄭家大屋”推出擴增實境(AR)手機應用程式,透過“文化+科技”結合,重現鄭觀應編撰《盛世危言》以及昔日鄭家七十二家房客時期的面貌,讓居民和旅客透過智能設備,在虛擬和現實結合的技術下探索世遺景點。婦聯總會副理事長呂綺穎樂見當局積極運用科技手段豐富本澳的文博機構的遊覽體驗,為世遺景點帶來新元素,改變文博場所的傳統形象和參訪方式,在推廣文化教育工作中增加更多趣味性和互動性,對推動居民和遊客認識中華文化內涵和澳門文遺歷史價值有積極作用。她又提到,推動文化價值普及化,提升居民對中華文化內涵認識和素養是特區政府《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框架2020-2024》的重要目標和方向,強化澳門世遺文化與社區元素互相融合是有效手段,能讓文化價值潛移默化在居民的生活當中。
呂綺穎指,新功能推出後受到前往景點的居民和遊客歡迎,不過亦收到居民反映指,相關手機應用程式不時出現退出頁面的問題,同時亦表示功能介面有點複雜,對不諳智能電話的居民可能會存在使用困難問題,影響用家的遊覽體驗。為此,她建議當局持續優化智能設備及應用程式功能,除了維護相關應用平台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讓居民和遊客感受優質旅遊體驗外,亦繼續推出更多智慧科技應用功能,豐富本地文遺景點的旅遊體驗,讓居民可以隨身利用智慧設備認識和了解澳門文化遺產,進一步實現文化與社區融合。此外,亦建議藉相關科技元素的契機,針對性多組織親子家庭和青年學生進行體驗;再者,文化科技體驗可與學校歷史文化課堂結合,在教授相關課題時讓學生實地體驗,延伸學習效果提升對澳門歷史的認識和興趣,增加歸屬感和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