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國際護士節,2024年主題為「我們的護士,我們的未來,護理的經濟力量。」工聯家居護理服務隊護士溫慕雅、邱玉英表示由於澳門人口老化趨勢,家居護理服務需求也與日俱增,期待未來更多新一代護士加入社區護理工作,擴大護士隊伍,優化居家護理服務,發揮護理專業及為社會貢獻更大的經濟效應。
澳門政府為完善社區基礎醫療護理服務,於2004年5月與工會聯合總會簽署合作協議成立工聯家居護理服務隊,至今運作近20年,為衛生局轉介的病人提供到戶診治和護理服務,讓市民可以原居接受治療,減少求診路程帶來的痛苦,也有效減低門急診及醫院病床的壓力。

工聯家居護理服務隊溫慕雅護士指,家訪護理過程中,糖尿足及足部水腫的案例佔比僅低於骶尾壓瘡,足部傷口問題病人,一般同時患有兩種或以上慢性疾病,部分病人由於感染甚至有截肢風險。經家訪護理整體評估後,我們會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同時提供衛生宣教,飲食指導等;並且通過工作小組不斷討論及病例分析,進行一系列精心及長期間的護理過程,部分病人足部問題得到改善,甚至可解除截肢風險。
邱玉英護士表示,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澳門政府很早便從預防、診治和康復的服務鏈上着手,不斷完善初級保健及預防醫療服務。家訪護理數據證明,良好的家訪護理服務,可以減低病人入急診及再次住院的機率,由於家居環境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護理工作具有一定複雜性及挑戰性,要為病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除了定期內部專業培訓,更不斷參與國際性研討會及到鄰近地區交流,學習和了解最新專業知識,不斷優化服務質量及效率,提升護理專業水平以應對老年化居家護理的醫療服務發展。
藉著國際護士節,工聯家居護理服務隊冀所有護士進一步弘揚南丁格爾精神,展現當代護士良好風貌,也呼籲政府及社會各界加大力度拓展社區及家居護理專業隊伍,以及研究探討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互聯網+護理服務”和居家上門護理服務,為有需要病人提供全方位全週期護理服務,減低照顧者壓力,推進護理工作貼近社會基層,推動新時代護理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