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黃潔貞關於擴展內地高校澳門大學生實習崗位,促進人才交流發展的提案

黃潔貞關於擴展內地高校澳門大學生實習崗位,促進人才交流發展的提案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國家教育部的協調下,內地眾多優質大學大幅增加保送名額、基本上全面開放所有專業以及提供二次保送機會,赴內地升學的澳門高中畢業生由2015/2016學年的16%攀升至2022/2023學年的40.7%。赴內地升學已成為澳門高中學生選擇眾多升學地區的熱門選擇。

升學人數逐漸增加,亦讓學生實習困難的問題逐漸浮現。根據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提供資料,最近四年在內地升學的澳門學生人數為5,898人(本科生),其中2,722人就讀大三和大四,他們是迫切需求實習機會的主力軍。近期,經過與內地高校就讀的澳門大學生進行調研交流,發現他們在實習方面確實存在困難,更苦惱未來的就業去向。

內地高校澳門大學生存在的困難主要為三個方面:第一,他們身處內地,在接收澳門實習、就業信息存在信息差,容易錯失申請機會。第二,澳門高校與內地高校的開學時間不同,導致實習時間與課業時間有沖突,難以回澳實習。第三,澳門政府在推出學生實習方面做了積極的探索,去年推出「澳門大專學生內地實習計劃」,組織澳門大專學生到粵港澳大灣區及內地不同城市的機構及企業進行實習,深受學生歡迎。但實習名額有限、競爭激烈,共提供502個實習崗位,若只是單獨計算內地澳門學生數量,平均1個實習崗位就有12名內地澳門學生競爭;而且其他地區就讀的澳門學生亦會申請有關計劃,實際上進一步壓縮內地澳門學生的成功率。

故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建立內地高校澳門大學生暑期專項實習計劃。在教育部的牽頭下,成立跨部門工作小組,先就在內地就讀的澳門大學生專業進行分析,選擇較多學生就讀的專業和城市來尋找相對應的企業單位,以試點的方式推行內地高校澳門大學生暑期專項實習計劃。而且,繼續開發粵澳港大灣區作為青創基地資源,由廣東省政府和澳門政府牽頭,讓更多企業加入大學生實習單位的行列,增加實習崗位。積極聯動各地澳生聯會(例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等高校澳門學生聯合會)、各大高校澳生聯誼會的作用,廣泛傳播官方信息,減少信息差。

第二,充分利用內地的資源,開展專業領域的學生實習計劃。參考粵港澳政府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辦「粵港澳青年故宮實習計劃」、香港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合辦的「中國科學院青年實習計劃」、香港政府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敦煌青年實習計劃」的成功經驗,配合澳門「1+4」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與內地一級科研單位搭建實習平臺,讓澳門青年學生加深認識國家在不同範疇的發展,同時提高他們日後投身相關工作領域的誌趣和熱誠。

第三,建立澳門與內地人才交流、互補機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帶動作用,加強政策宣傳和細化落地,引導在澳中資企業在大灣區和深合區設立分支機構,為內地澳門大學生提供實習崗位,有條件更可推薦到其他城市的分公司進行實習。以內地大學生項目的試點方式,在深合區的中資企業、澳資企業引進內地優秀大學生進行實習計劃,推進兩地人才交流,助力發展澳門新興產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