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夏與脾臟的關係
“長夏”指夏季最後一個月份, 在農曆六月(一般在西曆7月至8月), 這個時段大氣潮濕, 雨量很多, 時不時有颱風, 颱風來前天氣必然很憋焗, 其天氣之悶熱和潮濕可謂四季之最,長夏在中醫五行學說中屬土。
脾, 從中醫角度來看, 是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和運輸的功能,在中醫五行學說中屬土。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喜燥惡濕。脾主長夏,長夏應脾而變化,而長夏天氣悶熱及潮濕,會阻礙脾的運化、吸收,容易出現納差、頭身沉重、疲倦、腹脹等症狀,所以調理脾臟在長夏是非常重要。

由同善堂主辦、澳門中銀支持、澳門有線電視協辦的「當同善堂遇上中樂—百子櫃裡的五臟養生音樂欣賞會」:「健脾篇」於7月30日在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館圓滿舉行,吸引近80名觀眾參與。
是次音樂會續由本地青年中樂團演奏具節氣特色的樂曲,並由同善堂中醫生講解健脾養生知識,現場觀眾更獲贈同善堂中醫藥紀念品。
同善堂下一篇的五臟養生音樂會「潤肺篇」將於稍後時間推出,有興趣人士請密切留意「澳門同善堂」微信公眾號及官方網站發佈的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