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好家園:倡以荔枝碗片區活化 保留傳統造船業風貌

好家園:倡以荔枝碗片區活化 保留傳統造船業風貌

路環荔枝碗船廠片區X11-X15於星期六起對公眾開放,立法會議員、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理事長馬耀鋒對此表示歡迎,認為有助展現和傳承澳門造船文化,盤活地區營商環境,為暑假旅遊旺季注入新動能,期望當局下階段能公佈詳細的活化規劃,多聆聽造船業界等相關持份者的意見,將片區打造成傳承造船文化的露天博物館,打造文旅新景點同時保留傳統風貌,共建美好人文家園。

馬耀鋒表示,特區政府成立以來,積極發掘澳門的歷史文化價值,繼2005年“澳門歷史建築群” 申遺成功,亦先後增設中西藥局舊址、益隆爆竹廠舊址遊徑等景點;近年亦透過科技手法,讓傳統建築景緻煥發新生,例如正在進行的“關前薈2023”、大三巴牌坊沉浸式數字體驗展等,進一步鞏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位。最新開放的荔枝碗船廠片區,集聚專題展覽、特色市集、藝遊人駐場演出以及工作坊等元素,並設有穿梭巴士便利遊人前往,相信將成為市民及旅客遊憩打卡的新熱點。

他稱,不少居民和文化人士均認同片區有活化必要,但認為整體配套有進一步完善空間,尤其在藝文元素的引入能否與船廠及路環的傳統文化良好結合,居民對此仍有保持。此外,有造船業界反映,傳統船廠均以木結構為主,但經歷歲月洗禮依舊屹立不倒,可見工藝凝聚不少民間智慧,具有相當的保留價值,反觀現修復後的船廠改用鋼筋支撐以及水泥鋪地,未能體現“修舊如舊”的保育原則,亦難以傳承昔日船廠風貌。

有見及此,他希望當局持續評估活化成效,進一步清晰藝文活動進駐標準,為下階段的相關招募做好準備,同時應以保留船廠舊貌的活化方案,讓昔日造船業的風光“原汁原味”地向公眾重現。建議參考澳門首個世界文化遺產沉浸式戲劇《鄭家夜宴》,推動更多民間創作以荔枝碗及路環為主題常駐演出,為片區增添更多吸客亮點;長遠而言應編制活化荔枝碗片區的詳細規劃,結合路環在地文化,並聆聽居民、造船業界、文物保育及文創人士的意見,將片區從“離島特色文化地標”升格為“傳承造船文化露天博物館”,以更好傳承碩果僅存的造船文化,更好彰顯歷史片區的文旅效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