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首顆內地與澳門合作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澳門科學一號”成功發射,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參與衛星研製的澳門科技大學師生代表回信給予親切勉勵。共建好家園協會副監事長、澳門東南學校副校長陳春新感恩國家領導人對本澳青年成長、教育事業發展、科技創新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心支持;並深信本澳將會在科學研究、教育領域,以及青年人的發展等方面掀起新的起點,譜寫新的篇章。
陳春新表示,是次澳門科技大學師生在澳門特區政府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參與衛星研製工作,實現了澳門有機會深度參與空間科學衛星的科研工作,也體現了澳門社會具備進一步推動創新與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景。他建議特區政府需乘著東風,推動社會及教育領域的科普教育,以及科研人才的培養工作;鼓勵澳門青年在考慮個人的生涯規劃時,能夠有更多的青年學生不怕困難,勇於接受挑戰,立志站得高、看得遠,選擇理工科或從事科學技術的學習方向,積極參與祖國科研建設,把個人的長遠發展、澳門社會發展,以及國家民族的發展相結合,把握國家發展與推進中國現代化的機遇,追求人生更遠大的抱負與生命的意義。
陳春新指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讓澳門在“1+4”及“一中心、一平臺、一基地”的政策扶持下,將澳門打造成大灣區的中心城市,是全國人民與澳門全體市民的美好願望,更應該是澳門青年學生的未來發展願景。澳門自回歸以來,社會各方面得到了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面臨著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與澳門青年進一步發展的課題,在二十大的報告中,國家進一步把澳港的發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制度上給予港澳特區最大的保障與支持,所以習主席通過“澳門科學一號”的成功發射,希望澳門青年繼續傳承愛國愛澳的優良傳統,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為“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作出新的貢獻。
為此,陳春新指出,澳門教育工作者應當深刻領會二十大精神,在學校教育工作中,鼓勵青年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國歷史文化、國家發展大局,傳承愛國愛澳精神,具家國情懷與國際視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會學生有能力、有責任、有愛心,全面發展,學有所長,培養出國家需要,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共同為澳門的科學研究、教育領域,以及青年人的發展等方面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