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粵港合作聯席會議第23次會議3月21日在香港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和廣東省省長王偉中分別率領代表團出席,在會上推動不同領域的交流和合作,包括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人才交流、醫療衞生等。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楊萬明、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尹宗華以特邀嘉賓身分出席會議。

李家超在開場發言時表示,自特區與內地全面通關後,粵港共同全速推進兩地高水平合作和高質量發展的工作。2月他已第一時間率團訪問廣州和深圳,與黃坤明省委書記和王偉中省長深入商討進一步深化粵港不同領域的交流合作。
他說,特區各主要官員也已經或會在短期內訪問大灣區內地城市。政府將帶領各界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促進大灣區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要素的流通,將大灣區打造為吸引和凝聚世界尖端科技人才的一流灣區。
粵港雙方於會後簽署五份協議。推動兩地創科發展方面,雙方續簽《粵港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粵港科技創新交流與合作,推進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又簽署《粵港共建智慧城市群合作協議》,加快數字經濟和智慧城市發展步伐。
為推進粵港兩地金融深度合作,雙方簽署《關於深化粵港金融合作的協議》。醫療衞生方面,兩地政府簽署《粵港澳大灣區藥品醫療器械安全監管協作備忘錄》,強化大灣區藥械監管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此外,為提升兩地勞動監察合作水平,雙方簽署《粵港勞動監察交流及培訓合作機制協議》。
會議談及北部都會區發展,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合作,善用北部都會區與大灣區城市在產業規劃、土地使用、生態保育等領域產生的協同效應和機遇。特區政府並將繼續爭取更多開放措施在大灣區以至內地全境落實,進一步提升粤港貿易自由化,便利貿易和投資。
就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特區政府爭取3月內公布安排,並於年內實施。
高等教育方面,香港教師赴內地交流協作計劃重新啟動,而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的內地考察4月展開,預計本學年共約五萬名學生到訪廣東省不同城市。粵港兩地政府並正穩步推進在文化、青年發展和公務員交流等領域的合作。

特首:有信心粵港合作會議達成果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3月21日下午與廣東省省長在香港舉行粵港合作聯席會議,討論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注入更大發展動能。他有信心這次會議會達到成果,加強和深化粵港合作。
李家超3月21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說,這次是事隔兩年再次召開的粵港合作聯席會議,也是四年來首次舉行實體聯席會議。這次聯席會議也是中國共產黨第20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舉行後,以及他上任行政長官後首次舉行,他期望會議可達到互利共贏。
此外,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3月22日召開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督導組全體會議,為督導組第二次會議。他作為行政長官,以及三名司長,分別擔任組長和副組長,強化為「一加三」的領導能力,從政策和宏觀角度推進和督導跨局工作,加強與內地機構溝通。
他續說,督導組將深入討論如何制訂政策,帶領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制訂多贏方案,促進與內地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