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頭條-環球新聞報 新聞 【聚焦兩會】陳明金:完善粵澳跨境車輛管理 便捷人貨往來

【聚焦兩會】陳明金:完善粵澳跨境車輛管理 便捷人貨往來

完善粵澳跨境車輛管理便捷人貨往來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福建同鄉總會會長陳明金藉在北京參加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向中央政府部委等反映澳門特區社情民意,提出《關於進一步完善跨境車輛管理》的建議,以期促進粵澳深入合作的同時,理順跨境車輛管理,便捷跨境交通,為粵澳兩地人員貨物往來提供便利。

陳明金提出建議全文如下:

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經濟快速增長、民生持續改善、社會和諧穩定,向世界展示了澳門特色「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出台,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實施,粵澳深入合作的進程加快。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香港、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更好發揮作用」。而在新征程新形勢下,便捷的跨境交通,可促進粵澳深入合作,有利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促進粵澳兩地人員貨物往來便利化,2022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祖國23周年時,粵澳兩地政府公布「澳車北上」政策實施;約兩個月後,內地與澳門再簽署駕駛證互認換領協定,並在2023年5月16日生效。接連公布的兩項互惠政策,是繼2016年12月澳門單牌機動車往來橫琴便利措施實施以來,在跨境交通上再有好消息,這也代表著澳人澳企在大灣區商務、學習、工作、生活和旅遊愈來愈便利,是一項實打實的惠澳利民措施。

跨境交通是澳門與內地往來的重要載體,澳門居民一直以來對車輛直通內地有很大的需求,如粵澳直通車(俗稱「粵澳兩地牌車」)至今約有兩萬台;澳門機動車往來橫琴(俗稱「琴澳單牌車」)截至去年底,有效備案車輛近1萬輛,驗放出入境單牌車逾197萬輛次;澳門機動車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入出內地(俗稱「澳車北上」)政策實施1個月,驗放進出境單牌車1.1萬輛。由此可見,澳門居民對車輛直通內地需求熱切。

當前,在粵澳融合發展的大環境下,澳門居民來往內地愈來愈頻繁,居民普遍期望跨境車輛能便捷通關和擴大行駛範圍,這對於澳門抓住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重大機遇,推動粵澳經濟運行和規則銜接,促進人員、貨物等各類要素高效便捷流動,提升市場一體化等有重要作用。

為此建議:

一、逐步放寬粵澳兩地牌機動車行駛至全國範圍。隨著「澳車北上」政策落實,符合入境資格的澳門私家車正式入粵,這對於實現粵澳規則銜接、機制對接有里程碑意義。而最早源於改革開放初期,旨在鼓勵和方便外商投資,屬於特殊優惠政策中最先實施的「粵澳兩地牌車」政策,申請條件最嚴格(需有一定數額投資和繳稅或公益捐贈或擔任政治職務人士等),政策多年來只限於在粵行駛,未能擴大行駛範圍,建議審視其實際情況如投資內地城市、公務或置業居住需求等逐步放寬行駛範圍,積極研究通行全國的可行性。

二、打通技術難點,使所有跨境車輛系統連通,行駛廣東全境。現時跨境車輛政策措施,分為「粵澳直通車」、「琴澳單牌車」和「澳車北上」等,不同的政策有不同的行駛範圍、申請條件、出境口岸,和停留天數限制等。舉例近期推出的「澳車北上」政策申請條件最寬鬆,且車輛可以行駛廣東全境,相較「琴澳單牌車」政策,後者感到並不公平,因為需要滿足在橫琴投資、工作或居住等條件才允許申請,卻只能局限於橫琴行駛,而已有「入琴」資格的單牌車,不可同時再申請「澳車北上」,不少車主在被逼「二選一」的情況下,只能放棄「琴澳單牌車」資格轉而申請「澳車北上」,截至去年底,累計註銷手續超過4.4萬宗,造成金錢和時間上的浪費。因此建議攻克技術難關,連通跨境車輛管理系統,使已取得入粵資格的單牌車,都能夠通行廣東全境、不受逗留天數和出入境口岸限制,以滿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進一步完善澳門單牌機動車便利進出橫琴的政策措施,研究擴大澳門單牌機動車在內地行駛範圍的要求。

三、理順澳車入粵後細節,讓通行更便捷。澳門與內地駕駛規則不同,澳門靠左行駛,內地靠右行駛,且行駛內地有跨市、上高速、熟悉內地交通指示等要求,對於「新手駕駛」或不熟悉兩地交通規則的人士,都應該設有學習課程,讓駕駛者按自身能力選修。此外,澳門單牌車因為毋需在廣東省進行「車輛行駛證」登記,沒有懸掛內地制式「粵Z」車牌,當車輛進入內地停車場或收費站時,有些不能被系統識別,希望能完善澳車入粵後的系統管理措施和配套服務,使澳門居民駕車入粵能更加便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0853-2822803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46252303@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